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徐则臣作品的互文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0 06:25
  徐则臣是有影响的“70后”作家,关于徐则臣作品的研究多集中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而有关其作品之间的内在关系的探讨尚不多见。互文性则是探讨这一领域有效的研究方法。徐则臣作品中人物的互文性从功能上看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即鲜明的“主体性”和“动态性”。“主体性”体现在文本中的人物融合了作者的独特生命体验,能够反观自我和世界。前后期作品中的人物和不同地位的人物相互指涉,在结合徐则臣故乡经验和城市体验的叙述中传达人与故乡关系的演变以及生活在北京的人们的“身份”焦虑。“动态性”体现在人物往往是以单个或群体形象出现在不同文本中,徐则臣借助这些人物的互文展现了少年成长经验的变化发展以及京漂者在城市生活的心理转变。这两个方面体现了徐则臣作为作家的自主创作意识和对作品原创性、思想性的自觉追求,与当下“同质化”的创作倾向和媚俗写作形成鲜明对比。意象的互文性按照功能大致可分为两类:叙事功能、反讽和隐喻功能。前者主要是自然意象群,后者为疾病意象群。自然意象群中的意象“风”“雨”等具有烘托氛围作用,“雷”“电”等意象推动情节发展。疾病意象群带有反讽和隐喻的双重意味,“傻”“疯”疾病意象和传统疾病意象形成反讽性的... 

【文章来源】:湖北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二、作者视域下的人物互文
    (一) “有我”的小说
        1、书写故乡中的人
        2、持续对“身份”焦虑的探寻
    (二) “他们”的故事
        1、动态中的少年成长
        2、北京梦下的众生相
三、修辞学角度的意象互文
    (一) 自然意象的叙事功能
        1、烘托氛围
        2、推动情节发展
    (二) 疾病意象的反讽、隐喻色彩
        1、具有反讽意味的疾病书写
        2、城市化进程中的心理隐疾
四、阅读实践中的情节互文
    (一) 重复叙事
        1、实现意义增值
        2、揭示意义的不确定性
    (二) 神秘叙事
        1、承接本土文学经验
        2、反思中国传统文化
    (三) 空白叙事
        1、召唤读者自由填充文本
        2、享受发现的乐趣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时间、空间与文学北京——论徐则臣的“京漂系列”小说[J]. 吴雪丽.  学术论坛. 2016(10)
[2]传统的鬼,现代的人——论徐则臣小说的神秘主义叙事[J]. 周文.  名作欣赏. 2016(02)
[3]当“故乡”照入童眸——论徐则臣故乡叙事中的儿童元素[J]. 王素佳.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5(12)
[4]作者互文和读者互文分析[J]. 徐赳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5]通往乌托邦的旅程——徐则臣论[J]. 游迎亚.  小说评论. 2015(03)
[6]运河、花街,以及地方文学[J]. 李徽昭,徐则臣.  创作与评论. 2015(08)
[7]徐则臣小说的江湖叙事[J]. 徐妍,孙巧巧.  小说评论. 2014(01)
[8]意象诗学、徐则臣及现代中国小说[J]. 李徽昭.  创作与评论. 2012(01)
[9]弃乡与逃城——徐则臣“京漂”小说的基本母题[J]. 李丹.  文艺争鸣. 2011(17)
[10]身份如何认同:祭奠“古典”,或作为“现代”突围的一种方式——徐则臣小说论[J]. 徐妍,姜宝虎.  名作欣赏. 2010(03)

硕士论文
[1]论徐则臣小说的“出走”模式[D]. 张裕晋.山西大学 2016
[2]论徐则臣小说的悲剧意识[D]. 杨超.南昌大学 2016
[3]徐则臣小说创作论[D]. 车广微.云南师范大学 2016
[4]修辞立其诚—徐则臣小说论[D]. 国瑾泽.西北师范大学 2016
[5]徐则臣小说的空间叙事研究[D]. 刘雪娥.西北师范大学 2016
[6]经典意识主导下的写作—徐则臣小说论[D]. 李蔓.华中师范大学 2016
[7]徐则臣小说的成长主题[D]. 蒋书羽.广西师范学院 2016
[8]漂泊·怀乡·救赎—徐则臣小说一个侧面的解读[D]. 姜金丽.天津师范大学 2016
[9]史铁生作品的互文性研究[D]. 王建湘.扬州大学 2013
[10]新世纪文学背景下徐则臣小说创作论[D]. 焦婕.中国海洋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333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333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6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