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方回“一祖三宗”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23 10:56
  在宋元之际诗学困境的外力驱动下,方回从儒家祭祀之礼和佛释禅宗文化获取思维源泉,以“江西诗派”的兴衰涨落作为历史依托,提出了“一祖三宗”说。其之确立,既是方回思考诗坛衰极求变的自觉选择,更是诗学自身发展需要推动的结果。方回诗学思想中包含的“格高”“拗字”与“变体”乃观照“一祖三宗”说的关键视窗,而“老杜派”则为“一祖三宗”提供了诗学身份的归属。为振兴诗坛,方回在对宋代杜诗学的总结与发扬中,构建出具有“忠愤悲壮”之思想情感,“瘦硬清健”之风骨标格的“一祖”诗学典范。他以此作为择选“三宗”的根本标准,并向宋人观点取法,主动地调配了“三宗”与“一祖”之间的师承关系,最终完成了对“三宗”诗学楷模的重塑,呈现出山谷诗之“万钧九鼎”,后山诗之“瘦铁屈蟠”,简斋诗之“恢张悲壮”。大体而言,“一祖三宗”象征的是兼具真挚深厚与瘦劲健峭之双重高标的诗学审美范式。于此,方回“一祖三宗”说的诗学实质是“救弊”与“树典”的交汇,其本身更为一个层次丰富、器局宏阔的诗学体系。方回倡导此说的初衷,不以壮大“江西”为本,但确实在客观上完善了江西宗法图谱,此成为后世研究“江西诗派”的入悟处,也是“一祖三宗”说最显著的诗学意...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一祖三宗”说与方回诗学思想
    1.1 “一祖三宗”说的提出
        1.1.1 “一祖三宗”说之思维缘起
        1.1.2 “一祖三宗”说之诗学背景
        1.1.3 “一祖三宗”说之形成历程
    1.2 从方回诗学思想界定“一祖三宗”说
        1.2.1 方回学诗经历
        1.2.2 “格高”论
        1.2.3 拗字与变体
        1.2.4 诗歌史观与诗体流派意识
第二章 “一祖”诗学典范的确立
    2.1 宋代杜诗的经典化
        2.1.1 高山仰止:诗人、史家、圣哲
        2.1.2 景行行止:读杜、学杜、注杜
    2.2 方回诗学视域中的杜诗概貌
        2.2.1 忠愤忧民悲壮哀烈
        2.2.2 瘦硬风骨清健高格
        2.2.3 众美集成万古准则
第三章 “三宗”诗学楷模的重塑
    3.1 山谷诗——“万钧九鼎”
        3.1.1 宋代诗学批评中的山谷诗
        3.1.2 方回诗学视野中的山谷诗
    3.2 后山诗——“瘦铁屈蟠”
        3.2.1 宋代诗学批评中的后山诗
        3.2.2 方回诗学视野中的后山诗
    3.3 简斋诗——“恢张悲壮”
        3.3.1 宋代诗学批评中的简斋诗
        3.3.2 方回诗学视野中的简斋诗
    3.4 “三宗”集体诗学印象
        3.4.1 “三宗”诗歌审美范式
        3.4.2 “三宗”实际诗学排序
第四章 方回“一祖三宗”说的诗学意义
    4.1 “一祖三宗”说之诗学实质
        4.1.1 “救弊”与“树典”的交汇
        4.1.2 丰富宏阔的诗学体系
    4.2 “一祖三宗”说之诗学影响
        4.2.1 元、明对“一祖三宗”说的评价
        4.2.2 清代对“一祖三宗”说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结果



本文编号:3995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995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e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