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为当代戏曲典型人物注入新审美观

发布时间:2021-08-21 02:15
  现实题材戏曲剧目在当代剧坛占据重要地位,其中人物形象塑造是作品艺术效果和影响力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新时期的不少剧目存在人物行事逻辑非黑即白,艺术形象脱离现实等问题,导致角色苍白空洞,剧目丧失感染力。当代优秀的现实题材戏曲创作应规避传统固化模式,在主题、人物形象、叙事、结构、地域特色五个方面探索典型人物形象塑造的有效路径,用新的审美观和新的艺术语汇塑造鲜活生动、丰满立体的当代新人形象,为戏曲现代戏的创作总结经验与规律。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2020,(06)CSSCI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为当代戏曲典型人物注入新审美观


秦腔《大树西迁》剧照

淮剧,老师


其实,《半车老师》的创作过程十分艰辛和曲折,曾三次推倒重来,另起炉灶。其中第二版《二饼上城》在参加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剧本研讨会时,遭遇众多专家的质疑,被评价为“虚假”。最后一场剧中的人物田老师的唱词中有大段连环叠句:“这才是和谐社会共建构,这才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我坚信,没有爬不过的山,没有跨不过的沟。只要大家手挽手,为社会,添财富,为国家,添锦绣,求大同,存小异,忘记恨,莫记仇,和衷共济,风雨同舟,众人划桨,力争上游,共建社会主义大中国,美好的明天就在前头!”其中的三字句、四字句,越唱越快,铿锵有力,充分展示出传统唱腔的魅力。唱腔虽然精彩,唱词却很空洞。当时的编剧陈明为了修改剧本,一个人封闭在一处苦思冥想。一天,细雨蒙蒙,他打着伞走到了一片建筑工地边上的大排档准备吃饭。当看到脏兮兮的农民工和颜色含混的饭菜时,他想到了地沟油,但实在懒得回家做饭了,于是就跟卖饭菜的老人要了一份面条。那老人看陈明穿着老头衫、大裤衩、塑料拖鞋,一脸菜色,腿又瘦得像洋伞柄,于是把他也当成了农民工,劝他别太省了,苦钱是养命的,然后把三个肉圆放到面条上说:白送你了,不要钱。陈明十分感动,为自己刚才厌恶、嫌弃的心理感到惭愧,感慨善良无处不在,不由自主地和农民工挤在一条板凳上聊天,吃面条……(2)陈明曾说:“我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苏北的小县城,成为自己最大的写作资源。我最擅长的‘小人物、小事件、小冲突’的轻喜剧的写作套路,一度赢得当地观众的认可,使得我顺水推舟般地一路写来,还笃信无疑是从生活出发。其实细究起来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本俯视着你应该平视的现实生活;换句话来说,不过是戴着近视眼镜,观察蚂蚁搬家,或聚或散,或争或斗。而恰恰没有警惕自己‘一亩三分地’的资源在悄然枯竭。究其枯竭的原因,是把从生活出发的表象,覆盖了融入生活的本质。就如同我被误以为是一个农民工时,那三只肉圆给予自己从未体味过的善良和温暖一样,让我感受到融入其中后的那种豁然开朗。虽然在写作技术上愈来愈专业,手法愈来愈娴熟,而所表现的人物和所体现的作家情怀,却不能融入到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更无法折射出其真实的层面。所以作品就显得‘虚假’了。”(3)这件事使陈明慢慢领悟到,好的创作状态不单单是出自生活积累和个人体验,而且是从生活出发,再到融入生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京故事[J]. 陈彦.  剧本. 2012(05)



本文编号:3354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354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3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