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杨慎与明中后期诗学

发布时间:2021-08-22 10:15
  杨慎于正德、嘉靖间以博学著称,其诗学亦可见其博洽多思。在前七子复古声势正炽时,他独树旗帜,主张上溯渊源,诗学六朝初唐。杨慎论诗重情,强调含蓄蕴藉,反对过度铺叙。他又注重学问,论诗间多以考据解诗。无论是对诗歌本质的认识、对师法对象的选择、还是用以解诗的方式,杨慎都对之后的诗坛产生重要影响。是以本文从明中后期诗坛对杨慎诗学重点接受的四个方面着手,阐释杨慎的诗学内容,昭示杨慎的诗学影响。论文分为四章,主要内容如下:绪论:概括介绍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一章论述杨慎的六朝、初唐诗学及其对明代明中后期的诗坛影响。第一节分析杨慎主张诗学六朝初唐的理论观念以及创作实践。第二节从京城诗坛、云南诗坛、南京诗坛对杨慎初唐六朝诗学的接受具体谈杨慎六朝诗学对诗坛带动。第二章论述杨慎的考据诗学及其对明中后期诗学的影响。第一节阐明杨慎考据诗学的核心内容。第二节以陈耀文、王世贞、胡应麟对杨慎考据诗学的接受为中心论证杨慎考据诗学对明代诗学的激发。第三章论述杨慎的重情诗论及其对明中后期诗学的影响。第一节首先阐述杨慎的“合性情”论,在此基础上分析杨慎诗学理论中的重情主张以及诗歌创作中的重情表现。第二节研究杨...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杨慎与六朝初唐诗风
    第一节 “溯流而不穷其源,可乎?”
        一 诗论:倡学六朝初唐
        二 诗作:“独掇六朝之秀”
    第二节 “豪杰能自树立”
        一 杨慎与京城诗坛
        二 杨慎与云南诗坛
        三 杨慎与南京诗坛
    小结
第二章 杨慎与考据诗学
    第一节 杨慎考据诗学
        一 文字训释
        二 音韵声律
        三 典故出处
    第二节 丹铅既出,争论不休
        一 陈耀文:正杨
        二 王世贞:论得论失
        三 胡应麟:“求忠臣于杨子之门”
    小结
第三章 杨慎与重情诗学
    第一节 杨慎重情诗论
        一 杨慎论性情
        二 杨慎诗论重情
    第二节 “童心”“性灵”皆关性情
        一 杨慎与李贽的“童心说”
        二 杨慎与焦竑的“性灵说”
    小结
第四章 杨慎与“诗史”说
    第一节 杨慎“诗史”观
        一 “诗史”概念流变
        二 杨慎:诗不可兼史
    第二节 杨慎“诗史”辩的后续响应
        一 许学夷:“用修之言虽善,然未尽当”
        二 王夫之:诗不可以史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本事诗》“诗史”说与中晚唐学术脉动[J]. 吴怀东.  文史哲. 2018(04)
[2]“诗史”说本义辨[J]. 李科.  文学评论. 2018(03)
[3]论杨慎文献学思想和方法——以《丹铅总录》为例[J]. 李成,陈谙哲.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4]“大礼议”与嘉靖前期重情重韵的诗学思想[J]. 孙学堂.  文学遗产. 2017(01)
[5]杨慎卒年卒地再证[J]. 周雪根.  贵州文史丛刊. 2016(03)
[6]论杨慎的乐府研究[J]. 王立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7]杨慎诗补遗五首[J]. 茶志高.  保山学院学报. 2015(06)
[8]杨慎与李元阳交游考[J]. 刘辉亮.  文艺评论. 2015(12)
[9]杨慎的编辑思想及其在中国古籍编撰史上的地位[J]. 皮晓霞.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05)
[10]成化年间宝石重——论杨慎《宝井篇》与张含《宝石谣》之唱和[J]. 彭新有.  文化学刊. 2015(08)

博士论文
[1]《少室山房笔丛》研究[D]. 高金霞.山东大学 2016
[2]焦竑思想研究[D]. 白静.北京大学 2011
[3]杨慎研究——以文学为中心[D]. 杨钊.四川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杨慎《文选》学研究[D]. 许晓蓉.郑州大学 2018
[2]“春秋笔”与“逍遥篇”[D]. 张若兰.华中师范大学 2018
[3]杨慎戍滇时期文学思想研究[D]. 李娅.云南师范大学 2017
[4]杨慎与明中期复古诗学[D]. 杨芳琦.山东大学 2017
[5]楊慎《詩經》學研究[D]. 朱蕾.华东师范大学 2017
[6]杨慎《五言律祖》研究[D]. 刘康丽.湘潭大学 2017
[7]杨慎谪滇诗词文化因子研究[D]. 李驰宇.云南师范大学 2016
[8]杨慎后期诗歌研究[D]. 戚薇.湘潭大学 2016
[9]杨慎前期诗歌研究[D]. 卢坤.湘潭大学 2016
[10]杨慎谪滇诗研究[D]. 曹宁.云南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57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357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b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