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何建明报告文学的灾难书写

发布时间:2021-09-03 14:18
  报告文学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在记录和书写灾难方面,具有及时有效、真实可信、深度反思的优势,起到关注社会焦点、及时反映社会矛盾与问题,有效矫正现实弊端的作用。何建明是当代中国报告文学的领军人物,至今已发表报告文学作品50多部,对社会和时代产生深刻影响。其中,《共和国告急》、《南京大屠杀全纪实》、《生命第一——5.12大地震现场纪实》、《国家》、《爆炸现场》、《死亡征战》等作品,着力于讲述煤矿事故、南京大屠杀、汶川地震、天津大爆炸、叙利亚战乱、非洲埃博拉病毒等灾难,在对重大题材下的个体具体生动的讲述中,实现对书写对象的真实再现和深度挖掘。本文以何建明报告文学的灾难书写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其灾难书写的艺术特质和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总结何建明为当代报告文学灾难文学提供的审美经验和思想启迪。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由三章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的缘起,梳理了学界关于何建明报告文学灾难书写的研究现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对何建明报告文学灾难书写进行类型分析。首先,分析报告文学灾难书写的文体优势,然后以灾难形成的原因为分类依据,将何建明灾难书写分为自然灾难和人为灾难两... 

【文章来源】:信阳师范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缘起
    研究现状述评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1章 何建明报告文学灾难书写的类型分析
    1.1 报告文学灾难书写的文体优势
    1.2 何建明报告文学灾难书写的类型
        1.2.1 自然灾难书写
        1.2.2 人为灾难书写
第2章 何建明报告文学灾难书写的艺术特质
    2.1 视角:多元视角与多重聚焦立体呈现灾难现场
        2.1.1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2.1.2 视角转换
    2.2 声音:澎湃的激情与理性的思辨充分彰显主体“在场”
        2.2.1 非叙述性语言表达澎湃激情
        2.2.2 外显的叙述者彰显理性思维
        2.2.3 以文学性叙述体现“本质的真实”
    2.3 结构:非线性叙事结构营造叙事张力
        2.3.1 非线性叙事结构中的因果互动
        2.3.2 复线与环状结构
第3章 何建明报告文学灾难书写的价值追求
    3.1 关注个体命运
    3.2 建构国家形象
        3.2.1 记录民族成长
        3.2.2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3.3 反思灾难教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史诗时代的史诗书写——论何建明报告文学的思想价值与美学品格[J]. 沈文慧.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4)
[2]历史记实首当真实——简评《南京大屠杀全记实》[J]. 徐志耕.  扬子江评论. 2015(05)
[3]创伤记忆:心理事实与文化表征[J]. 赵静蓉.  文艺理论研究. 2015(02)
[4]民族的寓言:莫言的《蛙》与库切的《耻》中的冲突与融合[J]. 王苗苗,曹顺庆.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5]灾难文学的审美维度与美学意蕴[J]. 向宝云.  社会科学研究. 2011(02)
[6]灾难母题的现代书写与精神家园重建[J]. 何胜莉,苏宁.  中华文化论坛. 2010(03)
[7]苦难的书写如何才能不失重?——我看汶川大地震后的诗歌写作热潮[J]. 谢有顺.  南方文坛. 2008(05)
[8]从人道主义到马克思人学[J]. 韩庆祥.  学习与探索. 2005(06)
[9]矿难如麻[J]. 长江.  当代. 2003(04)
[10]二十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的叙述模式[J]. 王晖.  中国社会科学. 2003(02)

博士论文
[1]“非虚构”写作论[D]. 刘浏.苏州大学 2015
[2]新世纪报告文学:传承、突破与困扰[D]. 梁志群.华中师范大学 2014
[3]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叙事研究[D]. 郭志云.福建师范大学 2013
[4]报告文学的现代转进[D]. 龚举善.武汉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81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381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0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