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墨子》语言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7 08:27
  关于《墨子》一书,学界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其思想方面,来自文学角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尝试从语言艺术角度对《墨子》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章论述了重谈辩的社会环境对《墨子》艺术特色的的影响。战国时代重谈辩的社会文化氛围是墨家学派产生发展的重要历史契机,也是孕育《墨子》一书的肥沃土壤。《墨子》以论辩见长,墨子本人便是一位杰出辩士,这些与当时游说论辩风潮的兴起都有着紧密联系。第二章论述了《墨子》“言有象”的论辩艺术。分别从寓言、譬喻、引用三个方面总结了《墨子》“言有象”的论说技巧。《墨子》是寓言格的重要开拓者,其寓言具有论证形象、清晰化,形制简单、粗糙化的特点。譬喻修辞在《墨子》一书出现频率极高,这与墨家推理重类比的思维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墨子》中引用修辞以“略举人事”和“全引成辞”最为常见。第三章论述了《墨子》“事有比”的论辩艺术。分别从复叠、对偶、排比、对照、层递、错综、列举分承几个方面总结了《墨子》的论辩技巧。以质朴为主要语言的特点的《墨子》一书,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呈现出其自身特质,其以质朴为底色的“事有比”论辩技巧独具特色。第四章论述了“以名举实”的论辩艺术。本文对墨...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战国谈辩与《墨子》成书
    一、《墨子》的语言与战国谈辩
    二、《墨子》成书考辨
第二章 《墨子》的“言有象”
    第一节“言有象”
    第二节 寓言
        一、论证形象、清晰化
        二、形制简单、粗糙化
    第三节 譬喻和引用
第三章 《墨子》的“事有比”
    第一节“事有比”
    第二节 复叠和对偶
    第三节 排比和对照
    第四节 层递和错综
    第五节 列举分承
第四章“以名举实”的论辩艺术特点
    第一节 情境与论辩特点
        一、名实相怨的社会风气
        二、谈说论辩的交际目的
    第二节 表达者与论辩特点
        一、墨翟名实观与质木无文
        二、后期墨家以名举实的名学思想与质木无文
第五章“以说出故”的论辩艺术特点与《墨子》的语言逻辑特点
    第一节 语言逻辑基本理论
    第二节《墨子》语言逻辑特点
        一、墨家辩学基本范畴类、故、理
        二、墨家辩学的原则:言必立仪
    第三节 以说出故论辩特点
        一、以说出故
        二、以说出故的论辩原则:以类取,以类予
第六章 墨子的语言观与墨子的语言风格
    第一节 墨子的语言观
        一、取实予名的名实观
        二、功利主义语言观念
    第二节《墨子》质木无文的语言风格
        一、注重逻辑,语言明析
        二、为国为民,朴实少华
        三、强调谈辩,先质后文
小结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墨子的文章观念[J]. 方俊.  焦作大学学报. 2016(03)
[2]墨子生卒年试辨[J]. 陈瑶.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5(06)
[3]先秦古书年代问题初论——以《尚书》《墨子》为中心[J]. 李锐.  学术月刊. 2015(03)
[4]《墨子》的文献观[J]. 张元鑫.  学理论. 2014(36)
[5]语言维度下的《墨子》说理散文——兼论墨家的认识论特征[J]. 李雷东.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1)
[6]析《墨经》“以名举实”的名实观[J]. 张万强.  职大学报. 2013(05)
[7]亚里士多德和墨家学派的逻辑系统比较[J]. 程云龙,张晓芒.  毕节学院学报. 2011(12)
[8]《墨子》文学性浅析[J]. 张丽丽,马振伟.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11)
[9]传播与战国文学语言的进展[J]. 陈桐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10]《墨子》的思维语言艺术[J]. 杨文.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博士论文
[1]先秦墨家语言实践及《墨子》文学意义考论[D]. 李雷东.西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墨子》文学研究[D]. 赵皓.西北师范大学 2013
[2]《墨子》论辩散文研究[D]. 肖芳兰.广西大学 2012
[3]《墨子》文学性探微[D]. 薛向娟.天津师范大学 2011
[4]《墨子》研究之研究[D]. 吴国强.温州大学 2011
[5]墨经逻辑中的“名、辞、说”理论研究[D]. 李勇.西南大学 2009
[6]《墨子》的文学解读[D]. 刘文磊.福建师范大学 2009
[7]《墨子》的文学价值[D]. 李梅娟.兰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89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389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f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