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唐代二十四节气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4 23:54
  二十四节气与天文、历法、农事、风俗息息相关,具有丰富的文学和文化价值,虽然已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学术界对二十四节气诗关注并不多。本文在全面梳理唐代节气诗的基础上,从内容、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三方面分别探讨有唐一代节气诗的创作。本文从历史角度展现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在与前代的对比之中体现唐代节气诗的创作特色。唐代节气诗内容丰富,既反映了唐代的风俗习惯,又反映了自然界的应候现象;既有写景咏物的四时之作,又有反映农事、忧心民生的爱民之歌;既有日常感怀,又有亲友间的深挚情谊。到了唐代,节气成为新的诗歌题材,唐人的生活情境在诗中均有反映。节气诗意象内蕴丰富,比兴手法运用灵活,反映出唐人的思维特征与自然观。唐人“因时而感”“顺时而动”,细致入微地观察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此同时,节气诗表现出唐代昂扬、包容的时代精神。唐代节气诗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和审美意蕴,对唐代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唐代节气诗的研究,以期呈现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及唐前二十四节气诗
    (一)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1.观测天象定四时
        2.四时发展成八节
        3.二十四节气定型
    (二)唐前二十四节气诗概况
        1.先秦时期
        2.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二、唐代二十四节气诗的内容
    (一)风俗习惯与农事民生
        1.表现风俗习惯
        2.体恤农事民生
    (二)绘物写景与物候现象
        1.春
        2.夏
        3.秋
        4.冬
    (三)自我感怀
    (四)思乡念亲
    (五)表现友情
        1.送别友人
        2.怀念友人
        3.友朋相聚
三、唐代二十四节气诗的艺术特色
    (一)诗歌题材的多样性
    (二)比兴手法的运用
    (三)意象的丰富蕴涵
        1.节气成为典型的意象
        2.意象呈现出多种美感
四、唐代二十四节气诗的文化价值
    (一)反映唐人的思维方式
    (二)反映唐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1.感知自然
        2.顺应自然
    (三)反映唐人包容的胸襟与昂扬的时代精神
        1.包容的胸襟
        2.昂扬的时代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全唐诗》中的二十四节气诗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十四节气诗——诗意的时间生活[J]. 董德英.  名作欣赏. 2019(02)
[2]二十四节气知识体系之理论研究[J]. 高天星.  美与时代(下). 2018(11)
[3]“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J]. 徐旺生.  中原文化研究. 2017(04)
[4]二十四节气滥觞:《诗经·七月》之农事解读[J]. 辛闻,卢勇.  农业考古. 2017(03)
[5]试析二十四节气的起源[J]. 曹建强.  文物天地. 2017(05)
[6]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过程[J]. 刘晓峰.  文化遗产. 2017(02)
[7]二十四节气制度的历史及其现代传承[J]. 刘宗迪.  文化遗产. 2017(02)
[8]二十四节气探源[J]. 郑艳.  民间文化论坛. 2017(01)
[9]茶空间与二十四节气的融合[J]. 刘垚瑶.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7(01)
[10]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与发展[J]. 丁为祥.  唐都学刊. 2015(06)

博士论文
[1]唐代节日民俗与文学研究[D]. 朱红.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二十四节气引入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可行性研究[D]. 欧阳婷.重庆师范大学 2016
[2]白居易节令诗研究[D]. 彭睿.广西大学 2015
[3]唐代春季山水诗研究[D]. 金芬芬.宁波大学 2014
[4]杜甫节令诗研究[D]. 马巧灵.山东大学 2013
[5]杜甫节令诗研究[D]. 朱丹阳.西南大学 2011
[6]唐代冬至节研究[D]. 张晶.陕西师范大学 2008
[7]《全唐诗》岁时文化研究[D]. 张全晓.华中师范大学 2007
[8]论唐代寒食清明诗[D]. 何海华.华中师范大学 2005
[9]唐代节俗诗研究[D]. 刘衍军.暨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18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418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e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