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激进时代的理学与诗学:吴芳吉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9 06:16
  吴芳吉(1896-1932)所生活的时代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变动最为激烈的时代之一。这一时期,儒家价值体系轰然崩塌,文言作为书面语的地位也被白话文所取代,由此诞生了新文化和新文学,以“现代性”为核心的线性历史观逐渐支配了中国人的时间意识。作为理学的信奉者,吴芳吉坚持认为传统文化和古典诗歌不能剥离于“现代性”之外,他试图在“普遍性”和“差异性”之间寻求某种平衡,以缓和新文化和新文学对传统的敌意和对立情绪。儒学信念与时代潮流的矛盾深刻影响了吴芳吉的文化选择和诗学实践,使其在诗歌创作上出现了“革新”与“保守”的两幅面孔。论文以吴芳吉儒学思想与诗学思想的互动为研究中心,考察了儒学近代形态——“理学”的历史表现与时代遭遇,通过对“白屋诗”这一新诗体的系统分析,揭橥儒学观念对个体文学心理程序的建构以及儒学价值观对现代诗学思想的介入。在此基础上,论文在“新文化运动”的语境里探讨儒学影响下的诗歌创作的意义及其在新诗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价值。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交待了选题的缘起,对本论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梳理和评述,同时提出论题的研究价值和学术意义,概述了论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吴芳吉的生...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主要研究成果评述
        1.2.1 吴芳吉遗著的整理与出版情况
        1.2.2 吴芳吉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第2章 吴芳吉生命文本之解读
    2.1 穷愁与玄思
    2.2 道德与深情
    2.3 迈向圆融之境
第3章 理学余绪与现代新命
    3.1 理学的“形散神不散”
    3.2 吴芳吉理学思想之渊源
    3.3 理学的新命
        3.3.1 性善之辨与文学功用
        3.3.2 以礼为归:为“礼教”正名
第4章 “新文化”的儒学表达
    4.1 对新文化运动之观察
    4.2 吴芳吉的文化观
        4.2.1 学衡派的影响
        4.2.2 在保守与会通之间
    4.3 吴芳吉的文学观
        4.3.1 “文学”之辨
        4.3.2 “载道”与抒情
        4.3.3 文学专制与写作自由
第5章 吴芳吉的诗学思想
    5.1 “文心”说
    5.2 “摹仿”说
    5.3 新诗的语言问题
    5.4 新诗的文化意味
第6章 “白屋诗”的再认识
    6.1 “白屋诗”之酝酿
    6.2 “白屋诗”之特色
    6.3 诗史与史诗
    6.4 “白屋诗”的文学史意义
第7章 终归古典之途
    7.1 吴芳吉的早期诗歌
    7.2 回归古典传统
    7.3 吴芳吉后期的旧体诗
第8章 结语
    8.1 儒学与诗学
    8.2 传统与创造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胡怀琛与吴芳吉:超越新旧诗之争的第三种声音[J]. 卢永和.  社会科学辑刊. 2014(05)
[2]郭沫若与吴芳吉:一首佚诗,几则史料[J]. 蔡震.  新文学史料. 2014(03)
[3]郭沫若《题吴碧柳手稿》墨迹[J]. 龚明德.  郭沫若学刊. 2012(04)
[4]论吴芳吉的个人无政府主义主张[J]. 刘国铭.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5]写史即正学——吴芳吉的文学史路径[J]. 彭敏.  中国图书评论. 2012(07)
[6]《蜀道日记》中的三峡体验[J]. 侯永慧.  中国图书评论. 2012(07)
[7]胡适诗学的接受历史考察——以新旧之争为中心[J]. 余蔷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8]“诗辨”传统与学衡派“新诗”概念的形成[J]. 赵黎明.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3)
[9]刘咸炘与学侣交往補述[J]. 劉復生.  蜀学. 2011(00)
[10]五四前后关于诗的用典之争及其诗学意义[J]. 潘建伟.  浙江学刊. 2011(03)

博士论文
[1]对立与互通:新旧诗坛关系之研究(1912-1937)[D]. 潘建伟.浙江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中国现代诗学建构中的吴芳吉文艺思想研究[D]. 于峰.山东师范大学 2012
[2]儒家诗学在现代的接续[D]. 廖城平.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吴芳吉的现代诗歌[D]. 赖佳.四川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847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4847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1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