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聊斋志异》与《阅微草堂笔记》商人形象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4-06-14 20:06
  蒲松龄《聊斋志异》与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最有影响的两部文言小说,这两部小说中都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商人形象,由于二人平生经历、志趣皆大有不同,因此考察二人笔下的商人形象,其文化意义与艺术意义颇耐人寻味,如对清代商业观念与商人生存状态的认识等等,值得关注。论文首先整理归纳了两书中与商人有关的故事数量及类型,从文学形象入手,从感性上考察了解清代商人的现实生活;其次探讨了两部书中商人形象的共性与差异,从个性上升到共性,探讨商人形象塑造的整体艺术风格;第三从《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这两部文言小说探讨蒲松龄和纪昀两人有关志怪小说的创作观念,找到这两部书对商人形象的塑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以及在中国文化史的意义。《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的商人形象是清以前商人文学的延续,是对白话世情小说中的商人形象的补充。这两部小说,用传统的题材改头换面地表现了商人时代特征,以传奇志怪的特有的迷幻色彩,再现了其时社会结构的动态变化,让人耳目一新。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商人故事
    (一)《聊斋志异》中多姿多彩的商人故事
    (二)《阅微草堂笔记》中简明的商人故事
    (三)文学史上商人形象的延续
    (四)商人形象的发展与提升
二、商人形象背后的创作观念
    (一)创作动机:“与商共舞”与“借商劝惩”
    (二)文体意识:“自由随性”与“实用规整”
    (三)审美理想:“多情多才”与“著书为民”
三、商人形象塑造的文学意义
    (一)展现了清代商业的繁荣
    (二)商人地位的反思
    (三)商人形象的丰富与提升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994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994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8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