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儒家精神生态视域下的杜甫诗歌“山意象”

发布时间:2021-11-17 23:44
  杜甫是唐朝诗歌作家的杰出代表,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中占据重要地位,被誉为“诗史”。“山意象”是杜甫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按照杜甫不同时期的人生历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这很值得用精神生态批评的方法来发现。诗圣杜甫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熏陶,思想中带有鲜明的儒家色彩。本文就从杜甫思想里的儒家本色出发,按照杜甫人生经历的不同阶段,根据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杜甫精神状态的特殊性,结合儒家精神内涵,总结出杜甫青年时期思想中“仁”的积淀,壮年时期头脑中“忧”的心境,中年时期秉持“义”的理念,晚年时期达到“和”的境界,四种在杜甫不同人生阶段占主导地位的儒家理论范畴。由于不同时期杜甫精神生态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思想,会直接影响到杜甫的诗文创作,所以杜甫诗歌创作中“山意象”的整体写作风格也会根据精神状态的变化而产生差异,本文总结杜甫四个不同时期“山意象”的写作风格分别为“苍翠巍峨”、“苍郁雄厚”、“苍劲深远”、“苍凉萧瑟”。文章从儒家精神生态的角度,探讨诗文创作中“山意象”的存在意义,并探寻杜甫诗歌中的“山意象”对儒家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将杜甫精神生态的发展具体到“山意象”描写的风格转变上,不...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一、现实背景
        二、理论背景
        三、选题缘由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意义
        二、创新之处
            (一)选题角度新
            (二)理论方法新
第一章 杜甫的儒家精神生态与“山意象”描写
    第一节 “山”与“儒”
        一、儒家文化中的“山意象”
        二、“山意象”与儒家精神生态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山意象”与儒家精神生态
        一、杜甫的人格美
        二、“守正”:杜甫诗歌中的“山意象”与儒家思想坚守
        三、“出新”:杜甫诗歌中的“山意象”与儒家思想弘扬
    第三节 儒家精神对杜甫诗歌中“山意象”创作的影响
        一、杜甫的诗歌题材与“山意象”写作
        二、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与“山意象”写作
第二章 入京前的精神生态及“山意象”描绘
    第一节 入京前的多维生境及精神生态之“仁”
        一、入京前的多维生境
        二、思想中“仁”的积淀
    第二节 入京前“山意象”的描绘
        一、“苍翠巍峨”的“山意象”描写
        二、“苍翠巍峨”之下的心境特征
第三章 京华十年的精神生态及“山意象”描绘
    第一节 京华十年的多维生境及精神生态之“忧”
        一、京华十年的多维生境
        二、思想中“忧”的心境
    第二节 京华十年“山意象”的描绘
        一、“苍郁雄厚”的“山意象”描写
        二、“苍郁雄厚”之下的心境特征
第四章 安史之乱早期的精神生态及“山意象”描绘
    第一节 安史之乱早期的多维生境及精神生态之“义”
        一、安史之乱早期的多维生境
        二、思想中“义”的理念
    第二节 安史之乱早期“山意象”的描绘
        一、“苍凉萧瑟”的“山意象”描写
        二、“苍凉萧瑟”之下的心境特征
第五章 安史之乱晚期的精神生态及“山意象”描绘
    第一节 安史之乱晚期的多维生境及精神生态之“和”
        一、安史之乱晚期的多维生境
        二、思想中“和”的境界
    第二节 安史之乱晚期“山意象”的描绘
        一、“苍劲悠远”的“山意象”描写
        二、“苍劲深远”之下的心境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著
    二、期刊
    三、学位论文
    四、外文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杜甫的生态观对现代生态社会建设的启发[J]. 徐然,徐继芳.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10)
[2]袁鼎生生态美学思想浅探[J]. 王晓晨,杨东.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14)
[3]生态批评的中国机理[J]. 袁鼎生.  鄱阳湖学刊. 2013(03)
[4]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探索——兼论中国古代“中和论生态—生命”美学[J]. 曾繁仁.  中国文化研究. 2013(01)
[5]人类中心主义的退场与生态美学的兴起[J]. 曾繁仁.  文学评论. 2012(02)
[6]论《诗经》中“山”的主题内涵[J]. 吴翔明.  江西社会科学. 2011(01)
[7]中国“精神生态”研究二十年[J]. 朱鹏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8]新世纪中国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的发展及其问题域[J]. 党圣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0(03)
[9]杜甫飘泊诗作中的陇蜀荆湘沿途生态环境[J]. 邓乐群.  湖南社会科学. 2009(06)
[10]万物之爱与忧国忧民同源——杜甫写景咏物诗的生态情怀及其文化渊源[J]. 周进珍.  杜甫研究学刊. 2009(02)

硕士论文
[1]论王维诗歌水意象的生发[D]. 邓钦分.广西民族大学 2017
[2]多维精神生态视阈中的倪瓒“逸”格山水画[D]. 赵秀.广西民族大学 2016
[3]生态批评视域中的审美意象研究[D]. 董晓华.上海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01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01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0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