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韩小窗及其子弟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0 01:36
  韩小窗是子弟书东韵的代表作家,被称为“开山大法师”,学界对其子弟书创作的评价较高,其创作风格对后来子弟书作家的创作及其他曲艺都产生了影响。韩小窗的子弟书作品是如何在原著与曲艺之间架起桥梁的?韩小窗为什么能够被称作子弟书创作的“开山大法师”?韩小窗的子弟书创作对前后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怎样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本论文希望能够回答的问题。本文致力于对韩小窗及其子弟书进行全面的、多角度的研究,希冀能准确地把握韩小窗及其子弟书的创作特色和价值意义。论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韩小窗生平和著述考订,考证了韩小窗大致是生活在乾隆三、四十年间至道光十年前后,其创作的子弟书作品可以确定的共有二十八种。第二章韩小窗子弟书的题材来源与改编,韩小窗创作的子弟书多选材于以前经典的戏曲、小说,其改编大多遵循了依托原文、大同小异,融合前后、增删损益,借笔生新、独出机杼三个原则,考察其子弟书与原著之间的差异性是研究韩小窗子弟书不可忽略的关键点之一。第三章“小窗体”的创作特色,尽管学界已对“小窗体”作出了一定的解释和研究,但笔者认为并不全面。本文从其他角度入手,主要从春恨秋悲、女儿情、忠义三个层面考察了“小窗体”的情结...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2 韩小窗及其子弟书的研究状况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写作思路
2 韩小窗生平和著述考订
    2.1 韩小窗生卒年考论
    2.2 韩小窗的子弟书篇目数量考订
3 韩小窗子弟书的题材来源与改编
    3.1 题材来源
    3.2 韩氏改编
        3.2.1 依托原文,大同小异
        3.2.2 融合前后,增删损益
        3.2.3 借笔生新,独出机杼
4 “小窗体”的创作特色
    4.1 “小窗体”的情结
        4.1.1 春恨秋悲情结
        4.1.2 女儿情结
        4.1.3 忠义情结
    4.2 “小窗体”的语言特色
        4.2.1 以北方十三辙作韵脚
        4.2.2 改组诗句,巧用典故
        4.2.3 口语与书面语交融
        4.2.4 赋赞般的环境铺排描写
    4.3 “小窗体”的叙事艺术
        4.3.1 叙事体制
        4.3.2 叙事手法
5 韩小窗子弟书对后世曲艺的影响
    5.1 韩小窗子弟书在后世曲艺的改编情况
    5.2 韩小窗子弟书对后世曲艺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子弟书与《三国演义》中的女英雄形象探析[J]. 聂秋雨.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2)
[2]子弟书《糜氏托孤》的文化特征及接受史意义[J]. 王立,刘键.  学术交流. 2015(10)
[3]“金瓶梅子弟书”的母题接受与满汉文化融合[J]. 王立,刘芳芳.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4]亘古不变的美丽——以《红楼梦》为例浅析古典文学中美女标准[J]. 袁丽.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5]略论韩小窗及其《金瓶梅》子弟书[J]. 李洵.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4(02)
[6]读《子弟书全集》谈其成果及补遗[J]. 耿瑛.  曲艺. 2014(02)
[7]论子弟书《黛玉悲秋》的价值以及在《红楼梦》早期传播中的意义[J]. 张文恒.  中国文学研究. 2013(04)
[8]中国古代悲感文化略论[J]. 瞿明刚.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02)
[9]韩小窗,把“子弟书”写进大雅之堂[J]. 田茫茫.  东北之窗. 2009(13)
[10]车王府曲本收藏源流考[J]. 黄仕忠.  文化艺术研究. 2008(01)

博士论文
[1]《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D]. 刘衍青.上海大学 2015
[2]红楼梦子弟书研究[D]. 王晓宁.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9

硕士论文
[1]《金瓶梅》子弟书研究[D]. 孙越.河北师范大学 2016
[2]红楼梦子弟书研究[D]. 周丽琴.扬州大学 2009
[3]金瓶梅形象接受史论[D]. 卢海英.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579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79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0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