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史传传统下的庾信文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1 06:48
  庾信的文学创作是对先秦两汉从《左传》到《史记》的“中国史传”文学的继承。除了形式与结构上的模仿外,对文学观念和题材的选择等更加深入。因此,本文针对庾信的文学作品与史传文学的关系,提出了“庾信文学作品的史传风格”的论题,并结合其作品的创作方式、文学观念、叙事内容予以分析。本文以庾信文学作品的史传风格为讨论中心,通过考察作品中的诗、赋、郊庙歌辞与墓志铭等所具有的史传特色,结合中国早期写人记事的史传作品所具有的特殊风格,从实录、爱奇与抒情开个方面展开论证。第一章,概述庾信与史传传统之关系;第二章,分析庾信作品的史传特色以及自身的史观;第三章,通过对庾信文学作品中神秘书写的分析,讨论其作品所具有的“巫史”风格;第四章,通过分析庾信的咏史作品说明其抒情性。本文试图为解读庾信后期的作品探讨一个新的角度。史传承担着早期中国的叙事任务,他在题材与内容的选取以及思想价值评判方面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庾信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被后世文人推重,与其借鉴先秦两汉史传文学的宝贵经验关涉甚多。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庾信文学创作与史传传统之关系
    1.1 史传传统及其特征
    1.2 庾信史传文学创作的背景
        1.2.1 家学渊源
        1.2.2 史官传统
        1.2.3 人生遭际
    1.3 庾信文学的史传特征
第二章 秉笔直书与据理曲笔的史传特色
    2.1 人物传记式的墓志铭
        2.1.1 将军墓志铭
        2.1.2 夫人墓志铭
    2.2 写实性的诗歌
    2.3 再现宏大历史的辞赋
    2.4 史家曲笔
        2.4.1 臧否人物
        2.4.2 褒贬治乱
第三章 巫史传统及其表现
    3.1 巫史传统
    3.2 庾信神话色彩的诗歌
    3.3 天命观的辞赋
    3.4 向天祈福的郊庙歌辞
第四章 史传的抒情风格
    4.1 史传的抒情特质
    4.2 咏史作品的抒情风格
        4.2.1 “赋史”——《哀江南赋》的抒情特色
        4.2.2 咏史诗的抒情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庾信《拟咏怀》对阮籍《咏怀》的接受[J]. 张喜贵.  殷都学刊. 2013(04)
[2]庾信对《左传》的文学接受动机探析[J]. 韩鹏飞.  绥化学院学报. 2013(11)
[3]论庾信在唐代陶渊明接受中的影响[J]. 仲瑶.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4]论杜甫对庾信诗歌的接受与其自身诗歌理论构建之关系[J]. 仲瑶.  文艺理论研究. 2012(05)
[5]庾信的性灵文学观[J]. 吉定.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6]近十年来庾信诗歌研究综述[J]. 胡政.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1(02)
[7]论庾信的文学本质功能观[J]. 郝思瑾,胡政.  大众文艺. 2011(23)
[8]庾信《哀江南赋》“胡书”新证[J]. 尹冬民.  文学遗产. 2011(04)
[9]庾信诗文接受及其当代意义[J]. 何世剑.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2)
[10]庾信碑志文浅议[J]. 李贵银.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博士论文
[1]庾信文学思想研究[D]. 包秀艳.辽宁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论庾信对初盛唐文坛的影响[D]. 孙一新.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庾信诗歌研究三题[D]. 王天怡.首都师范大学 2012
[3]庾信研究三题[D]. 王晓妮.陕西师范大学 2012
[4]庾信后期心态与诗赋创作研究[D]. 李美迪.青海师范大学 2010
[5]庾信研究[D]. 刘劼.山东大学 2009
[6]历代诗话视野中的庾信诗歌接受史[D]. 陈亦桥.贵州大学 2009
[7]跨踰南北 清新老成[D]. 赵琳琳.华侨大学 2008
[8]庾信赋研究[D]. 王维民.首都师范大学 2007
[9]庾信诗赋意象论[D]. 焦燕.陕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82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82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9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