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北宋咏乐舞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5 06:35
  咏乐舞诗即咏乐诗和咏舞诗。北宋咏乐舞诗在《全宋诗》中占有较多的篇幅,是还原北宋乐舞风貌的重要资料。当今的研究,目光主要聚焦在隋唐,北宋咏乐舞诗的研究工作却鲜有问津,故应引起重视。本文从其基本概况、表现功能和文化内涵、艺术特色与价值四个方面着手,对北宋咏乐舞诗中的研究工作展开论述。第一章论述了北宋咏乐舞诗的基本概况。首先对“乐舞”和“乐舞诗”两个名词进行详尽注疏,在此基础之上对乐舞诗的概念界定作出阐释;其次,交代了北宋咏乐舞诗的认定标准,将咏乐舞诗划分为咏乐诗、咏舞诗两类,同时提出诗歌统计、分类过程中的存疑;最后着重分析咏乐舞诗的产生的三层原因,即其自身发展孕育生机、继承前朝传统、与当代文人生活密切联系。第二章探讨了北宋咏乐舞诗的表现功能和文化内涵。北宋咏乐舞诗中几乎少有纯咏乐舞的诗,总在观照乐舞的笔墨中间杂以议论、或抒情的语句,赋予诗歌不同的表现功能,包括郊庙祭祀、政治风云、叹赏乐舞、抒怀咏志四个方面;不同的乐器、舞蹈在诗人笔下被倾注不同的文化内涵,北宋咏乐舞诗中体现的雅俗文化的对立互动、丰富多元的乐人文化是诗人注入诗中的活的灵魂,从中可以生动深刻解读北宋文人的乐舞观,体味北宋咏乐舞诗... 

【文章来源】: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确立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路径
第一章 北宋咏乐舞诗产生的缘由
    第一节 北宋乐舞的繁荣
        一、宫廷乐舞的盛况
        二、市井民间乐舞的繁荣
    第二节 乐舞艺术与文人生活密切相关
        一、文人参与宫廷乐改
        二、文人参与节庆观赏乐舞
        三、宴饮之风的兴盛风靡
    第三节 继承前朝咏乐舞诗的传统
        一、宋前咏乐舞诗创作的传统
        二、北宋文人对前代乐舞诗的仿拟
第二章 北宋咏乐舞诗的表现主题与文化内涵
    第一节 北宋咏乐舞诗的分类
        一、咏乐诗
        二、咏舞诗
    第二节 北宋咏乐舞诗的表现主题
        一、政治风云
        二、抒怀咏志
        三、歌咏乐人
    第三节 北宋乐舞诗中蕴含的审美观念
        一、青睐纤弱柔婉的舞蹈
        二、崇尚复古典雅的音乐
    第四节 雅俗文化属性的对立与兼容
        一、北宋咏乐舞诗中的雅文化属性
        二、北宋咏乐舞诗中的俗文化属性
        三、雅俗文化属性的统一
第三章 北宋咏乐舞诗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咏乐舞诗中的写人艺术
        一、典型细节的捕捉
        二、形神相映
        三、渲染、烘托人物形象
    第二节 咏乐舞诗中的场景描写
        一、“景”对“情”的正面衬托,烘托氛围
        二、“景”对“情”的反面衬托,“乐景”写“哀情”
        三、情景合一
        四、幻境描写
    第三节 咏乐舞诗中的听觉描写
        一、听觉留白
        二、自然之声的拟声
    第四节 修辞手法的使用
        一、比喻
        二、通感
        三、用典
        四、夸张
    第五节 创作手法上的对立统一
        一、虚与实的相对关系
        二、快与慢的张弛交替
第四章 北宋咏乐舞诗的价值
    第一节 北宋咏乐舞诗的美学与文学价值
        一、语言美
        二、北宋咏乐舞诗的意象组合美
        三、北宋乐舞诗的古朴内敛美
    第二节 北宋咏乐舞诗的乐舞学价值
    第三节 北宋咏乐舞诗的文学价值
结语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代歌诗语言视阈下的乐舞辨析[J]. 李锐.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6(04)
[2]论柘枝舞在宋代宫廷中的传承与变革[J]. 李海乐.  兰台世界. 2013(31)
[3]南朝乐舞诗兴起原因之探微[J]. 贺威丽.  学术论坛. 2013(03)
[4]唐宋之际的宫廷音乐机构考述[J]. 康瑞军,张祎.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9(01)
[5]王建《宫词》中所见唐代宫廷柘枝舞[J]. 贺忠.  舞蹈. 2009(03)
[6]唐代踏歌乐舞诗词综论[J]. 杨冬梅.  学术论坛. 2008(01)
[7]隋诗中的乐舞资料辑录[J]. 王立增.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6(01)
[8]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研究的思考[J]. 王兆鹏.  文学遗产. 2006(02)
[9]大唐乐舞文化的传神写照——论张祜乐舞诗的价值特色[J]. 杨冬梅.  学术论坛. 2006(03)
[10]《〈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补遗》之补遗[J]. 张弫.  中国音乐. 2003(01)

博士论文
[1]宋代乐府诗研究[D]. 罗旻.北京大学 2013
[2]唐代乐府诗研究[D]. 王立增.扬州大学 2004
[3]宋代声诗研究[D]. 杨晓霭.扬州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白居易乐舞诗的舞蹈文化研究[D]. 石曼晴.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
[2]唐代乐舞诗的意境研究[D]. 宁波.山西师范大学 2014
[3]明清舞蹈诗初探[D]. 张茜.安徽大学 2013
[4]《全宋词》中的乐舞词研究[D]. 刘艳超.沈阳师范大学 2012
[5]刘宋音乐文学研究[D]. 夏仕勇.西北大学 2011
[6]唐代舞蹈诗研究[D]. 刘威.南京师范大学 2011
[7]《诗经》乐舞研究[D]. 赵静.河北大学 2009
[8]唐代乐舞诗研究[D]. 杨英华.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9]论唐代西域乐舞诗的文学审美价值[D]. 杨冬梅.东北师范大学 2007
[10]两宋间歌舞初探[D]. 王菲菲.福建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90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90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4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