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七月派小说的生命意识

发布时间:2022-02-08 13:54
  七月派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他们关注人的生存,执着于人生存困境的书写,企图以灵魂的搏斗为线索,以战斗精神为武器以期冲破生存的藩篱,实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七月派小说具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但是查阅七月派小说的文献资料却发现,大多数评论家多集中路翎生命意识的研究,而缺少对七月派小说整体的研究。虽然,路翎无论从作品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可以称为七月派小说作家的翘首,但这无疑不能以一概全,囊括七月派小说生命意识。为此,萌生了对七月派小说生命意识整体研究的设想,一则可借生命意识这一线索对现代文学做出整体梳理;二则也有利于完善七月派小说的文献资料。第一章七月派小说生命意识的生成语境。七月派小说之所以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原因有三:一是“万物为刍狗”:战争背景下生之挣扎。战争的爆发,使人们习惯了生命的消陨,习惯了无尊严的生命存在。而随着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个体的生命再次受到关注;二是启蒙的集结:历史转向中的坚韧继承。一方面,七月派小说作家大多直接或间接师承鲁迅,以启蒙为创作立场,另一方面战争的爆发,救亡的呼声的空前高涨,使他们有意将启蒙和救亡使命相融合,以此探讨民族救亡的出路。探索生命...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生命意识的内涵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综述
    0.4 论文的创新之处
1 七月派小说生命意识的生成语境
    1.1 “万物为刍狗”:战争背景下生之挣扎
    1.2 启蒙的集结:历史转向中的坚韧继承
    1.3 作家的感知:“质地苦难”的生命认知
2 启蒙与救亡下的生命裂变:七月派小说中的生命图景
    2.1 孤独的生命体验:自我与他者的不可控性
        2.1.1 极端分裂的二重人格
        2.1.2 人际关系的崩塌异变
        2.1.3 孤独“英雄”与求索的畸变
    2.2 残酷的生命之旅:情绪失控下的极端化行为
        2.2.1 瞬息跌宕的心理剧变
        2.2.2 自虐施虐中的奴性自欺
        2.2.3 幻梦与欲望交织的疲软生命
    2.3 死亡的不期而至:病态社会下的畸形存在
        2.3.1 无聊看客围观下的死亡
        2.3.2 旧思想荼毒下的“草芥”之命
        2.3.3 受难者悲壮的死亡宿命
3 反抗与死亡:生命存在的重新建构
    3.1 自我的发现:灵魂的搏斗中寻找真实生命
        3.1.1 人性和兽性永无止息的搏斗
        3.1.2 理智制衡下恣肆的潜意识的收束
    3.2 命运的主宰:以永不停息的战斗精神主宰自我
        3.2.1 生而为人的本能欲求
        3.2.2 人之为人的尊严而战
    3.3 以直面死亡的勇气摆脱生命的禁锢
        3.3.1 向死而生:混沌生命的终极解脱
        3.3.2 直面死亡:生命存在的自我证明
4 七月派小说生存困境探讨的价值及意义
    4.1 现实主义的创新:心理现实主义的融合贯通
    4.2 英雄的别样开拓:战争语境下的“当代英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命意识与文艺创作[J]. 杨守森.  文史哲. 2014(06)
[2]鲁迅的“经学化”与抗战时期的胡风[J]. 蒙雨.  当代文坛. 2014(02)
[3]路翎生命原始强力向度的可能性及其限度[J]. 曹万生,袁昊.  学术月刊. 2013(09)
[4]丘东平“战争叙事”特征新论[J]. 刘卫国.  文学评论. 2013(03)
[5]鲁迅精神:七月派小说创作的关键词[J]. 邓姿.  鲁迅研究月刊. 2012(08)
[6]新世纪以来的七月派小说研究述评[J]. 邓姿.  求索. 2012(07)
[7]胡风文艺思想与七月派小说创作的文艺风范[J]. 胡芊.  求索. 2012(06)
[8]彭柏山和鲁迅[J]. 邓姿.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9]论路翎小说中的幻想成分[J]. 任冬梅.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10]士兵·战争·人——论丘东平作品的特质与文学史意义[J]. 姜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1(07)

博士论文
[1]论七月派小说创作[D]. 叶启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2]执守·反拨·超越[D]. 周燕芬.华中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生命意识与萧红小说创作研究[D]. 韩路.辽宁大学 2014
[2]论后期浪漫派小说的生命意识[D]. 孙丹.辽宁大学 2011
[3]论七月派小说的死亡叙事[D]. 刘小容.西南大学 2010
[4]为生命而战——路翎前期(1937-1949)小说中的生命意识浅析[D]. 刘云.复旦大学 2009
[5]生命蜿蜒与个体承载[D]. 李伟.南京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15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15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2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