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明末才女叶小鸾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2-12 16:41
  明末女诗人叶小鸾堪为明清江南才女群像中的代表,以其充满传奇和悲剧色彩的人生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了一定影响。因为个人和时代的种种原因,无论是生前还是身后,她都受到了无以复加的赞美和称颂,以致被认为是仙人。生前她琴棋书画俱工,“德、才、色”兼备,傲然有怀仙之志,诗文每多无由之愁,卒于婚前五日忽逝。殁后父母思之不已,寄意于当时流行的多种通神之术,法师或云其乃谪仙女寒簧,或云其为许飞琼妹飞玖,又招魂为其写影。种种仙化手段不一而足,连同亲友的梦中仙遇书写构成其最初的女仙形象。伴随明清以来文学艺术的发展,小鸾形象不断变化,奇异的是,他人着意塑造的叶小鸾女仙形象日渐独立并与之隔空相对,经历史选择回归才女本色,最终定格为“黛玉葬花”这一经典片段。论文分四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叶小鸾的家庭教养”,介绍其成长经历,分别论述养父母(即舅父母)和父母家庭对她的影响,以及当时崇佛信教、开放尚情的时代风气与喜爱梅花的自身特点。通过对小鸾短暂人生的描摹,尽可能展现其被美化、仙化前的本真一面,并勾勒其之后被着意塑造的完美形象。第二章“叶小鸾的‘仙化’特征”,探究其仙化原因、过程与结果。才女的早夭和仙化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叶小鸾的家庭教养
    第一节 舅父母家庭的影响
    第二节 父母家庭的影响
    第三节 时代风气及自身爱好
第二章 叶小鸾的“仙化”过程
    第一节 种种异兆
    第二节 诗文与梦境
    第三节 看相、入冥、扶乩、招魂之于形象的拓展
第三章 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叶小鸾形象
    第一节 文学作品中的叶小鸾形象
        一、才女形象
        二、仙媛形象
        三、狐仙假托形象
    第二节 艺术作品中的叶小鸾形象
第四章 关于叶小鸾对后世文学艺术影响的思考
    第一节 叶小鸾形象的典型性
    第二节 叶小鸾形象的演变与定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与叶小鸾相关的文学作品(明清至民国)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代小说狐精“冒充顶替”故事述论[J]. 韩晓.  明清小说研究. 2017(01)
[2]明清小说的成仙式隐逸结局[J]. 朱玉纯.  长治学院学报. 2016(06)
[3]金圣叹佚作辑考订补[J]. 陆林.  明清小说研究. 2014(03)
[4]隐藏的佛性:明清才女传统中的成仙叙述[J]. 贺晏然.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07)
[5]叶小鸾的婚姻悲剧[J]. 马小明.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4(03)
[6]从《返生香》看叶小鸾的诗歌创作[J]. 张晓婷.  金田. 2013(12)
[7]从“林下”进入文本深处——《红楼梦》的“互文”解读[J]. 陈洪.  文学与文化. 2013(03)
[8]明清之际吴江叶氏的闺阁生活与创作[J]. 孟羽中.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3(04)
[9]洛神与吴江才媛叶小鸾[J]. 孟羽中.  中国地名. 2013(06)
[10]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之文化考察[J]. 张筱梅.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博士论文
[1]明清之际汾湖叶氏文学世家研究[D]. 蔡静平.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沈宜修母女词研究[D]. 刘云云.西南大学 2013
[2]叶小鸾悲剧探析[D]. 张秋玲.安徽大学 2012
[3]明末吴江叶、沈两大文学世家的女性文学创作[D]. 栾清照.苏州大学 2010
[4]吴江叶氏女性诗词研究[D]. 曲向红.山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22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22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0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