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从长时段视角重审五四与晚明之关联(下)——兼论“文”之实践性与行动性

发布时间:2022-02-15 22:03
  本文试图在长时段视野下打破固有的史学阐释框架,提出"平行—会合"的阐释范式和"两次文艺复兴"假说,即迄今中西各经历了两次"文艺复兴"运动,第一次始于唐宋变革之际,晚明则是第二次的起点,此后,中国从"主静"的世界迈进了"主动"的世界,西欧也同样经历了性质相近的两次文艺复兴运动。辛亥及五四,恰逢这两股性质相近的文艺复兴"会合",于是奏出了历史最强音,创造出了"力行实践"的伟大历史,鲁迅则是这一历史中最杰出的实践者与行动者。 

【文章来源】:现代中文学刊.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8 页

【文章目录】:
三、“文”之实践性与行动性的时代(二):生养与存欲
四、“文”之实践性与行动性的时代(三):光复与革命
五、“文”之实践性与行动性的时代(四):分途与合途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辛亥革命新论[J]. 沟口雄三.  开放时代. 2008(04)
[2]两个“晚明”在现代中国的复活——鲁迅与周作人在文学史观上的分野和冲突[J]. 郝庆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7(06)
[3]中国学术史上的垂范之作——读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J]. 夏晓虹.  天津社会科学. 2001(05)
[4]作为新文学思想资源的章太炎[J]. 李振声.  书屋. 2001(Z1)

博士论文
[1]颜李学的形成与传播研究[D]. 王春阳.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273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273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5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