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7 13:14
  清代嘉道時期桐城經學家馬瑞辰一生勤於著書,《毛詩傳箋通釋》為其代表作。其父馬宗璉是經學名家,與許多漢學家有密切交往。家學熏陶是馬瑞辰接受桐城文風熏染和乾嘉漢學影響的起點。桐城文學極盛,學術風氣具有開明、豁達以深求經義的特點,區域文化特色促使馬氏的《詩經》研究堅持漢宋兼采、獨立求實的作風,注重以小學為工具,且關注《詩經》的文學性。馬瑞辰成年後求學京師,得中進士。其間得以結識漢學家,使得馬瑞辰在轉益多師的過程中從多方面汲取漢學的豐厚營養,為繼承乾嘉漢學的學術傳統研治毛《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家學、區域學術、漢學這三方面構成了馬瑞辰學術淵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其具備了撰著《毛詩傳箋通釋》的條件。馬瑞辰處於中國經學的總結時期、乾嘉漢學極盛之後,《詩學此時亦達於勝境。前人發明的卓越研究方法,取得的大量優秀成果,為他撰著《毛詩傳經》箋通釋》提供了必要的參考。在主客觀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馬瑞辰于嘉慶二十五年(1820)正式開始撰寫《毛詩傳箋通釋》,歷經十六年成書。此書與胡承珙《毛詩後箋》、陈奂《詩毛氏傳疏》成為代表清代《詩經》研究最高成就的三巨著。馬瑞辰的訓詁考證研究將乾嘉考據學的方法和成果發揚光大,并...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2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緒論
    一、研究綜述
    二、研究內容、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馬瑞辰家世生平事跡考論
    第一節 家世述略
    第二節 生卒年考
    第三節 生平行跡考
        一、仕路悲辛兩蹉跎
        二、萬里貶謫戍東北
        三、亡于太平軍兵事
    第四節 交遊考述
        一、與桐城學人之交遊
        二、與漢學家的交遊
第二章 馬瑞辰學術淵源考論
    第一節 馬瑞辰著述情況考
        一、精心研治《詩經》
        二、著述《列女傳》等其他學術作品
        三、文學著述
    第二節 家學淵源考述
        一、學術方向的選擇
        二、學術精神的浸潤
        三、學術方法的啟迪
    第三節 區域學術淵源考述
        一、桐城學術文化的特色簡論
        二、桐城學術文化對馬瑞辰的影響
    第四節 漢學學術淵源考述
        一、漢學的學術文化背景
        二、漢學對馬瑞辰的影響
第三章 《毛詩傳箋通釋》撰著考論
    第一節 《毛詩傳箋通釋》撰著過程考
        一、《毛詩傳箋通釋》的成書時間
        二、《毛詩傳箋通釋》的版本
    第二節 《毛詩傳箋通釋》引述典籍考
        一、引書的總體情況
        二、引清人學術成果
        三、引書特點研究
        四、由引書看馬瑞辰的治學特點
第四章 《毛詩傳箋通釋》訓詁考證
    第一節 悉心辨證《傳》《箋》《疏》
        一、具有辨析三者的明確意識
        二、辨析《傳》、《箋》、《疏》訓釋的異同關係
        三、解釋、引申毛《傳》或糾正毛《傳》之誤
        四、解釋、引申鄭《箋》或糾正鄭《箋》之誤
        五、補充、完善《正義》或糾正《正義》之誤
    第二節 充分徵引三家《詩》
        一、明晰的學術探研意識
        二、三家《詩》說的用途
    第三節 校勘以使文字明
        一、《毛詩傳箋通釋》的校勘內容
        二、《毛詩傳箋通釋》的校勘方法
    第四節 明辨通假成果豐
        一、由聲韻關係判定假借
        二、由形體關係判定假借
        三、根據異文判斷假借
        四、藉助文法判斷假借
        五、綜合多種方法明假借
    第五節 訓詁方法多樣化
        一、因聲求義
        二、據文求義
        三、利用金文
第五章 《毛詩傳箋通釋》的名物典制研究
    第一節 名物訓釋
        一、名物考證內容豐富
        二、歸納名物命名規律
        三、訓解細緻追求內涵
        四、名物考證方法多樣
    第二節 禮制考證
        一、有关吉禮的考證
        二、有关軍禮的考證
        三、有關嘉禮的考證
第六章 《毛詩傳箋通釋》的《詩》學思想
    第一節 《詩經》基本問題的闡述
        一、采詩與詩教相聯繫的觀點
        二、“詩入樂”說考
        三、“鄭聲淫”說新解
        四、國風編次可見國之興衰
        五、“二南”考述
        六、“二南”后夫人為泛稱
        七、《豳雅》、《豳頌》非《豳凰·七月》
    第二節 《詩經》義理的闡發
        一、國家興亡取決於民心
        二、尚賢用賢極為重要
        三、勤儉興國的政治見解
        四、君王應勤政自強
        五、禮義與功利相統一的治國策略
        六、利用陰陽五行學說解讀詩義
    第三節 《詩經》的文學品鑒
        一、關注《詩經》文學性的表現
        二、關注《詩經》文學性對經學研究的影響
結語
    一、《毛詩傳箋通釋》學術特色
    二、《毛詩傳箋通釋》學術地位之評估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目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学”流派,还是“学术”流派?——“桐城派”界说之反思[J]. 欧明俊.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2]《毛诗传笺通释》成书过程及马瑞辰生年考——兼与何海燕博士商榷[J]. 任树民.  兰州学刊. 2011(07)
[3]马瑞辰掌教白鹿洞书院考辨[J]. 任树民.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03)
[4]马瑞辰生卒年考辨[J]. 何海燕.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9(03)
[5]清代《诗经》研究观的嬗变与毛诗学派的《诗经》研究[J]. 周元彪.  江西社会科学. 1998(04)
[6]《诗经》名物训诂史述略[J]. 余家骥.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04)
[7]论汉代和宋代的《诗经》研究及其在清代的继承和发展[J]. 胡念贻.  文学评论. 1981(06)

硕士论文
[1]《毛詩傳箋通釋》名物訓釋研究[D]. 馬楠.扬州大学 2013
[2]马瑞辰及其《毛诗传笺通释》研究[D]. 吕莎莎.山东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29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29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b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