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的基本遵循

发布时间:2022-02-21 22:43
  中国民间文学传承在现代化生活环境下面临巨大压力。21世纪以来,民间文学获得了政府、学人、民众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从口头文学发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间文学的传承注入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强大的发展动力。尽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了与民众生活不协调、不同步的状况,但是,只要在保护过程中坚持以人为中心、以口头语言为中心、以民众生活为中心的原则,融合现代传媒技术,融入当代社会生活,活化传承实践,就能使之获得新的生命和发展机遇,凸显其潜藏的巨大能量。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4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从民间文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问题
三、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的实践路径
    1.以人为中心。
    2.以口头语言为中心。
    3.以生活为中心。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俗场:民间文学类非遗活态保护的核心问题[J]. 郑土有.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7(03)
[2]“回到声音”的口头诗学:以口传史诗的文本研究为起点[J]. 朝戈金.  西北民族研究. 2014(02)
[3]民间文学的当代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高丙中.  民间文化论坛. 2014(01)



本文编号:3638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38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3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