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侗族款词文本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23 05:30
  侗款作为侗族人民的“根”,其产生、发展经历了历史的沉淀,可以说是愈久弥香,款词是侗族特有的一种民间文学样式,是侗族的乡规民约,作为民间习惯法,侗款的意义是非凡的,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对侗族社会的治理有深远的影响。侗款在侗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侗族款词文本入手,分析其不同的文本内涵,以求侗族款文化的进一步传承。绪论部分主要是对侗族的款文化和款词文本的来源和发展做一个基本的阐述,以及对本文所使用的文本分析法进行说明。以期让大家迅速的了解侗族的款词文化。并且对侗族的款词和文本进行一个学术界现状的文献整理和分析。第一章在绪论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侗族款词文本的一个整体概貌。主要从其分类、特征,形态以及现存的款词文本情况和文本的整理方法进行阐述,从早期的石头文本一直发展到现代的数码音响文本。并将款词文本分为原生型和派生型两大类。第二章在基于款词文本的分类上,主要是讲述原生型款词文本。从其语言特征和结构模式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分别从其修辞、韵律、节奏、结构、还有其数字特色方面进行举例分析。使人们感受到款词文本语言的美感和结构的固定性。第三章主要是讲述派生型款词文本。从其主题类型和伦理思想进行阐述。...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二、侗族款词文本相关概念界定
        (一)侗族“款”文化及其特点
        (二)款词文本概述
    三、侗族款词及文本相关研究现状
        (一)侗族“款”的研究现状
        (二)款词文本的研究现状
        (三)文本及其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五、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田野调查法
        (三)比较研究法
    六、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一)研究创新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侗族款词文本概况
    一、款词文本的特点分析
    二、款词文本的分类与形态
        (一)款词文本分类
        (二)款词文本形态
    三、款词文本的存佚和整理方法
        (一)款词文本的存佚
        (二)款词文本的搜集整理方法
第二章 原生型款词文本的语言形式与程式化结构
    一、原生型款词文本的语言形式
        (一)语言生动,善用修辞
        (二)韵律多样,朗朗上口
        (三)节奏紧凑,语义强烈
    二、原生型款词文本的程式化结构
        (一)结构重复,模式固定
        (二)数字屡见,突出风格
第三章 派生型款词文本的主题类型和伦理思想
    一、派生型款词文本主题类型和民间信仰
        (一)英雄款词文本中的传说主题分析
        (二)鬼神款词文本中的侗族民间信仰
    二、派生型款词文本的伦理思想
        (一)款词文本中的伦理观
        (二)款词文本中的生态伦理价值
第四章 款词文本异文分析
    一、书面款词文本异文分析
        (一)约法性款词文本异文分析
        (二)款词文本的现代转化
    二、石碑款词文本异文解读
        (一)竹坪村概述
        (二)《禁碑》的解读
第五章 款词文本中体现的社会功能
    一、款词文本中的社会协调功能
        (一)款词文本中的关系协调
        (二)款词文本中的资源协调
    二、款词文本中的社会规范功能
        (一)款词文本中的行为规范
        (二)款词文本中的道德规范
    三、款词文本中的社会教育功能
        (一)款词文本中的处世教育
        (二)款词文本中的礼俗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程式传承的侗族款词诠释[J]. 吴代红,范亚刚.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2]语言观念演进与文本理论形态的嬗变[J]. 董希文.  山东社会科学. 2016(01)
[3]款词文化变迁:兼论传统力量与侗族地区治理问题[J]. 梁宏信,张琪亚.  教育文化论坛. 2014(05)
[4]议侗族款词文化的层次性论题[J]. 何飞,张琪亚.  柳州师专学报. 2014(04)
[5]从侗族款文化看民俗对民间生活的规范力量[J]. 赵黎君.  怀化学院学报. 2013(01)
[6]民间规约的诗性展演:侗族款词研究[J]. 王红.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7]“栽岩”及《栽岩规例》研究[J]. 龙耀宏.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8]广西三江侗族侗款的传承及其现实影响[J]. 刘琳,张中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2(04)
[9]侗族习惯法“侗款”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功能[J]. 朱宜,向思睿.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2(01)
[10]从习惯法角度阐释侗族“款”的社会控制功能[J]. 邱萍.  黑龙江史志. 2010(21)

博士论文
[1]侗族款组织的文化人类学阐释[D]. 石开忠.中央民族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侗族款制研究[D]. 姜国珍.广西师范大学 2012
[2]“侗款”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D]. 姚伦光.中央民族大学 2011
[3]侗族刑事习惯法若干问题研究[D]. 郭婧.贵州民族学院 2010
[4]当代侗族款制变迁研究[D]. 郭鹏.中南民族大学 2008
[5]侗族侗款的遗存、传承与时代性发展[D]. 刘琳.广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40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40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6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