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老舍作品毁灭者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3 03:39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通过书写人物的毁灭悲剧来揭示现实社会的黑暗、批判国民性、反思与重建民族文化……作品中立体、经典的毁灭者形象,是作家试图改变国家现状的文学尝试,是中国文学的巨大亮点,在中国甚至世界文学中享有很高声誉。老舍研究出现以来,作家毁灭者形象的学术探究略显不足。本文围绕老舍作品中的毁灭者形象展开研究,对作家作品进行学理性重新阐释。本篇论文分为四部分,绪论试图从西方文学史与悲剧经典中探寻悲剧的文学地位,阐释人物毁灭的悲剧之美,并根据老舍毁灭者形象在学术界的研究现状论述作者毁灭者形象学术研究的重要性与可行性。第一章借助黑格尔、尼采、叔本华等悲剧理论,从人物难逃毁灭的悲剧命运,作者毁灭者形象在世界毁灭者文学中的突出表现、作家的创作缘由三大层面探究老舍作品毁灭者形象的文学魅力与深层原因。第二章是此篇论文的主体,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波伏娃的“第二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萨特的“存在主义”等理论对作家作品中类型多样、内涵丰富的毁灭者形象谱系进行阐释。第一节从底层平民的生存困境与当时社会对中国女性的摧残中分析作家的人文情怀。第二节在旧中国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和国...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老舍作品中跳动的毁灭音符
    第一节 人物难逃脱毁灭的悲剧命运
    第二节 老舍毁灭者形象的世界唱和
    第三节 作家毁灭者形象的塑造缘由
第二章 作家毁灭者形象谱系分析
    第一节 人文情怀:底层悲悯与女性关照
    第二节 现实忧患:青年哀惜与国民批判
    第三节 文学愿景: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第三章 毁灭者形象合奏下的文学交响
    第一节 文字跳动中的艺术张力
    第二节 毁灭旋律里的悲剧体验
    第三节 形象群落的文学史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战时期长篇小说中的《四世同堂》[J]. 吴小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11)
[2]中华痛史 民族殷鉴——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特殊立意[J]. 关纪新.  博览群书. 2015(09)
[3]从《老张的哲学》看老舍早期生命观[J]. 庄春梅.  江汉论坛. 2013(11)
[4]论老舍小说中的中国形象[J]. 谢昭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1(09)
[5]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内涵[J]. 严方,何希凡.  文学教育(上). 2011(09)
[6]走向毁灭的女性——老舍小说女性命运探寻[J]. 韦易.  职大学报. 2011(02)
[7]鲁迅与老舍生死观的比较[J]. 吴小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0(06)
[8]老舍创作的多向性——现实主义、启蒙主义与革命古典主义[J]. 杨春时.  文艺理论研究. 2010(03)
[9]从老舍的生命背景透视《二马》民族情的书写[J]. 傅晓燕.  山东社会科学. 2010(05)
[10]盲目的欲望之流:《鼓书艺人》秀莲的“身体叙事”研究[J]. 张丽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2)

博士论文
[1]老舍叙事作品悲剧品格研究[D]. 冯健飞.华中师范大学 2005
[2]老舍之死与口述历史[D]. 傅光明.河南大学 2005
[3]中国现代战争小说创作论[D]. 徐文广.山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二马》的文化冲突与人物塑造[D]. 阳国光.湘潭大学 2013
[2]论老舍小说的叙事策略[D]. 周婷婷.西南大学 2011
[3]末世人的生命之思[D]. 汤景泰.山东师范大学 2005
[4]论老舍的人道主义思想[D]. 凤媛.安徽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505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505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3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