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极端境遇中人性面向的反思——汪曾祺“政治题材”小说论

发布时间:2022-08-08 10:40
  <正>汪曾祺新时期小说研究多围绕展现其"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一面的高邮故里小说而进行的。而从艺术渊源的角度强调汪曾祺对三四十年代的"现代抒情小说"传统、西南联大传统的继承,甚至指认为他为"京派"后人的观点影响很大。(1)然而其前提都是对于他50—70年代经历有意无意地"忽视"。这造成的印象便是汪曾祺似乎"遗忘"了政治,尽管从作家个人经历来看与政治有密切关系:他解放初在江西参加过"土改",也有被错划成"右派"下放劳动的经历,甚至一度悲观。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北京:人与兽的世界
二、张家口:“有情”如何“事功”
三、高邮:传统文学与现实政治的“偶遇”
四、内蒙古和江西:失败和补充的“意义”
五、结语:再思“小我”与“大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有情”的位置:再读沈从文的“土改书信”[J]. 姜涛.  文艺争鸣. 2018(10)
[2]与“恶食者”游——汪曾祺小说怎样写“吃”[J]. 郜元宝.  当代作家评论. 2018(05)
[3]1980年代以来“京派”研究的几种模式[J]. 屠毅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4(05)
[4]“1940”是如何通向“1980”的?——再论汪曾祺的意义[J]. 罗岗.  文学评论. 2011(03)
[5]“十七年文学”中的汪曾祺[J]. 王彬彬.  文学评论. 2010(01)
[6]西南联大与汪曾祺、穆旦的文学道路[J]. 谢泳.  文艺争鸣. 1997(04)



本文编号:3671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71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a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