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林则徐诗歌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1 19:35
  林则徐是清朝中后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书法家和诗人,他前半生仕途顺利四处奔波,后半生遭受挫折却始终坚持力抗西方入侵。在中华民族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生死存亡时刻,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以开放的眼光审视时局,以无畏的斗志坚守国门,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其慷慨激昂的气度激励着一代代文人投身政治变革和文化改革的大潮流,其忧国忧民的情怀也让更多知识分子关心民生致力于民族解放的大事业。无论是仕途顺利倍受重用时的旷达博雅,还是遣戍新疆重病在身时的寂寞苍凉,林则徐总能以诗歌创作的形式彰显出亦或振奋亦或沉郁的爱国情怀,字里行间透露出蓬勃的热情和实干的态度。他的诗歌立意深远、价值斐然,尤其是遣戍新疆之后的诗歌,堪称晚清现实主义诗歌的典范,感怀诗中更有首屈一指的名作。然而,林则徐的诗歌并没有在文学史中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公正的对待。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今天,林则徐的诗歌应当受到文学学者和研究者的充分重视,并在中国文学史中为其单独立章立节,结合诗人丰富的诗歌作品加以归纳概括、细致分析,让更多学人重新学习和认识爱国诗人林则徐。研究林则徐的诗歌,必须立足于诗歌文本本身。本选题正是结合前人的研究成...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选题意义
    2. 相关概念界定与说明
    3. 研究现状综述
    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从生平经历看林则徐诗歌创作渊源
    1.1 故乡成长——培养起卓越坚毅的思想品质
        1.1.1 成长环境与士儒家风
        1.1.2 学习环境与科考经历
    1.2 京官生涯——树立起“经世致用”的改革意识
    1.3 仕途坎坷——奔走于经世思想的实践之路
        1.3.1 知遇皇恩——从江南道御史到湖广总督
        1.3.2 委以重任——禁烟运动与鸦片战争
        1.3.3 戍边生涯——政治牺牲品的剩余价值
        1.3.4 老当益壮——峰回路转遭遇风雨飘摇
    1.4 矢志不渝——我辈无力回天,后生希望犹存
第二章 从题材划分看林则徐诗歌创作类别
    2.1 题赠奉答诗——勉励于志同道合者
        2.1.1 亲友书画题赠
        2.1.2 友人和韵奉答
        2.1.3 祝寿与悼亡
    2.2 写景抒情诗——山水之间有真情
    2.3 咏物与咏史诗——永守初心叹此生
    2.4 即事感怀诗——颠簸磨砺只为民
        2.4.1 行路有感
        2.4.2 兴修水利
        2.4.3 海疆抗敌
        2.4.4 边塞垦田
        2.4.5 感恩述怀
第三章 从主题情怀看林则徐诗歌思想内容
    3.1 贯彻始终的爱国主义情感
        3.1.1 激昂澎湃的民族情怀
        3.1.2 抵御外敌的斗争精神
        3.1.3 爱国与忠君的理性超越
    3.2 清官廉吏的民本思想
        3.2.1 民惟邦本,为官恤民
        3.2.2 重视民力,民心可用
    3.3 广泛实践的经世致用思想
        3.3.1 坚持真理,兴利除弊
        3.3.2 选用人才,鼓励知己
        3.3.3 放眼世界,远见卓识
    3.4 时代的悲剧与隐忧
        3.4.1 时代局限的思想束缚
        3.4.2 举世皆浊的无可奈何
第四章 从创作手法看林则徐诗歌艺术特色
    4.1 沉郁厚重的主体诗风
    4.2 名句典故的成熟化用
    4.3 讲究对仗的艺术审美
    4.4 白描手法与质朴语言
结语 诗人林则徐
附录 林则徐诗歌分类总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年林则徐研究述评(2006-2015年)[J]. 林国平,林静.  东南学术. 2015(05)
[2]浅议林则徐遣疆后诗文创作艺术特色[J]. 魏云芳.  现代妇女(下旬). 2014(10)
[3]从林则徐的流放诗看其心态调适之途径[J]. 杨丽,唐彦临.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10(03)
[4]林则徐流放伊犁诗词探析[J]. 李建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09(07)
[5]林则徐西域诗的用典及其特色[J]. 杨丽.  西域研究. 2008(04)
[6]林则徐流放西域家事诗浅议[J]. 杨丽.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8(02)
[7]《林则徐年谱新编》二三问题商兑[J]. 黄丽.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8]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经世致用思想之比较[J]. 伍君,王卫.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9]论林则徐的流戍诗[J]. 李甲杰.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10]林则徐对“夷情”的探访及认识[J]. 郑剑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硕士论文
[1]林则徐经世佛学思想与经世实践研究[D]. 曾霆.扬州大学 2014
[2]林则徐诗歌研究[D]. 李洪良.兰州大学 2011
[3]林则徐遣戍新疆的心路历程与诗文创作研究[D]. 杨娟.陕西师范大学 2011
[4]林则徐诗文中的南疆维吾尔族社会生活[D]. 袁梅.新疆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80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80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e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