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欧阳修骈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6 10:46
  欧阳修作为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不仅精通诗、词、散文,还擅长骈文。其骈文体类丰富,内容多样,主题鲜明,手法独特,历来备受称誉。此外,欧阳修积极倡导北宋古文运动,力革骈文藻丽华赡之弊,影响了其后的众多骈文家,奠定了他在北宋甚至整个骈文史上的地位。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三章。绪论部分主要就研究对象、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一章主要探讨欧阳修的仕宦经历与骈文创作概况。该部分将欧阳修的生平仕宦分为三个时期:仕宦前期、仕宦中期、仕宦后期,重点理清欧阳修不同时期的骈文创作概况及创作特点。以《欧阳修集编年笺注》为主,参考曾枣庄主编的《全宋文》,对欧阳修不同时期的骈文创作进行统计。根据统计可知:欧阳修仕宦前期,骈文创作单一,书启为主;仕宦中期,骈文创作丰富,制诏突出;仕宦后期,骈文创作较少,表奏较多。同时,随着仕途的变化,欧阳修骈文创作的散文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第二章从整体着眼,分三节具体研究欧阳修各体骈文的特征。其中每一节的论述,都立足文本,以不同类别骈文表现的主题及主要使用的手法进行谋篇布局:第一节主要研究书启类逞才抒怀的主题及用典精切的手法;第二节主要研究制诏类代王陈情的主题及叙述得体的...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欧阳修的仕宦经历与骈文创作
    第一节 以书启为主的仕宦前期
    第二节 以制诏为主的仕宦中期
    第三节 以表奏为主的仕宦后期
第二章 欧阳修各体骈文的特征
    第一节 书启:逞才抒怀,用典精切
    第二节 制诏:代王陈情,叙述得体
    第三节 表奏:感情真挚,句式灵活
第三章 欧阳修骈文新变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 欧阳修对骈文的革新----“破体为文”
    第二节 欧阳修对陆贽、柳宗元骈文的发展
        一、从欧、陆骈文对比看欧善用长对,巧用虚字
        二、从欧、柳骈文对比看欧多重叙事,寄意隐微
    第三节 宋人对欧阳修骈文的接受
        一、王安石对欧阳修骈文的接受
        二、苏轼对欧阳修骈文的接受
        三、周必大、陆游对欧阳修骈文的接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论南宋周必大的四六文[J]. 李精一.  学术交流. 2012(05)
[2]从对偶范畴角度看骈文与欧阳修的散文创作[J]. 张思齐.  广东社会科学. 2012(02)
[3]论文章学视野中的“宋体四六”[J]. 祝尚书.  中文学术前沿. 2011(02)
[4]论两宋之际的四六文[J]. 黄之栋.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3)
[5]北宋初期骈散对立互融与欧阳修“以文体为四六”[J]. 莫山洪.  钦州学院学报. 2011(02)
[6]周必大四六文析论[J]. 李光生.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1(02)
[7]陆游四六文探微[J]. 何平.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9(04)
[8]论宋体四六的功能与价值[J]. 沈松勤.  文学遗产. 2009(05)
[9]欧阳修的科举仕途与嘉祐贡举革新——纪念欧阳修诞辰1000周年[J]. 翟广顺.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12)
[10]欧阳修与宋代文学[J]. 若白.  商洛学院学报. 2007(03)

博士论文
[1]北宋“四六”艺术的传承与创变[D]. 李海洁.浙江大学 2016
[2]欧阳修的日常生活与文学创作[D]. 孙宗英.浙江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欧阳修公文文体研究[D]. 范妍妍.江苏师范大学 2017
[2]论日本学者东英寿的欧阳修散文研究[D]. 杨罗莎.华东师范大学 2016
[3]试论欧阳修辞赋的发展与“文赋”的成熟[D]. 商旭.东北师范大学 2015
[4]欧阳修交游考[D]. 罗超华.四川师范大学 2015
[5]北宋骈文理论批评研究[D]. 谢卓杰.湖北师范学院 2013
[6]欧阳修表奏书启研究[D]. 刘洁.湘潭大学 2012
[7]论韩愈、欧阳修以古文为时文的理论取向[D]. 韩芳.扬州大学 2012
[8]苏轼表文研究[D]. 刘英楠.辽宁大学 2011
[9]王安石骈文研究[D]. 李斐.首都师范大学 2009
[10]柳宗元书启文研究[D]. 徐丽敏.福建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86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86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0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