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唐五代文言小说中的佛道之争

发布时间:2022-10-15 20:22
  在我国,佛、道乃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两个宗教。道教是中国本土最早的制度化宗教,东汉末年渐兴,南北朝逐渐完善,至唐时更成为“国教”;佛教,起源于印度,约在汉明帝时传入中国,兴盛于魏晋,唐时的寺院僧尼亦遍布四方国境。佛、道二教的昌明,为我国古代小说发展繁荣提供了沃土,特别是不离鬼神怪异的“志怪”一脉,从魏晋至唐五代,硕果颇丰,蔚为大观。佛、道对文人及其作品的影响,常是交织出现,但不应忽视,二教在相互吸收、融合之时,因其发展的实际利益,教团间还是争斗更多,特别是在唐代统治者“重道抑佛”的宗教政策影响下,唐代佛道之争异常激烈,此状况亦被小说反映出来,而这一部分“佛道相争”类小说有自己的叙事范型及特色。本文除绪论外,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佛道小说概念及本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在古代,小说概念含混,不能纯粹以今人标准加以准绳,本篇将采用广义小说概念;而唐五代文言小说中关涉佛、道内容的作品甚多,散见各处,本篇既聚焦于佛道之“争”,则研究对象应为狭义佛道小说,其中,本文特重具代表性的宗教徒之作。第二章:政治旋涡与佛道之争,因佛、道沉浮总受限于政治势力,本章旨在理清政治势力影响下,佛、道二教的发展脉络,明...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第一节 佛道小说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对象界定
第二章 唐五代佛道小说创作的宗教政治背景
    第一节 佛道二教的兴起与其在唐五代的发展
        一、道教的兴起与发展
        二、佛教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佛道之争概况
        一、佛道相争之肇端《老子化胡经》
        二、“三武一宗”灭佛
    第三节 佛道之争对唐五代佛道小说创作的激发
        一、小说家的宗教徒身份
        二、佛道之争对小说创作动机的激发
第三章 佛道之争下的唐五代佛道小说
    第一节 杜光庭道教小说中的佛道之争
        一、杜光庭五种道教小说中“佛道相争”条目整理
        二、杜光庭道教小说的“尊道贬佛”考论
    第二节 《法苑珠林》“感应缘”中的佛道之争
        一、《法苑珠林》“感应缘”中“佛道相争”条目整理
        二、释道世对“感应缘”故事“扬佛抑道”的改削
    第三节 段成式《酉阳杂俎》中的佛道之争
        一、《酉阳杂俎》中佛道关系条目整理
        二、《酉阳杂俎》从纯宗教徒创作到文士作品的过渡
    第四节 其他唐五代文士文言小说中的佛道之争略述
第四章 佛道之争对唐五代佛道小说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佛道相争”类故事叙述范型
        一、直接交锋型
        二、侧面斗争型
    第二节 唐五代佛道小说的特点
        一、对魏晋小说“实录”创作观的继承
        二、“入冥”和“遇仙”题材的不同选取倾向
        三、小说中僧道形象的“正邪”分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纬书中的西王母故事辨证——兼论道藏本《墉城集仙录》的真伪问题[J]. 曹建国.  长江学术. 2014(03)
[2]从段成式《酉阳杂俎》看唐代佛道争锋[J]. 杨田春.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3(04)
[3]南朝佛道关系论及其学术渊源[J]. 刘林魁.  云南社会科学. 2010(02)
[4]《老子化胡经》与佛道之争[J]. 刘立夫.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5]从唐代道教小说看唐代的佛道之争[J]. 徐辉.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01)
[6]《云笈七籤》本《墉城集仙录》探赜[J]. 罗争鸣.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6(04)
[7]从对立到融合——唐五代小说中的佛道关系[J]. 王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
[8]儒、佛、道三教的结构与互补[J]. 牟钟鉴.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3(06)
[9]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J]. 洪修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3(06)
[10]儒佛道三教关系探微——以两晋南北朝为例[J]. 李承贵.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04)

博士论文
[1]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D]. 刘育霞.山东大学 2012
[2]魏晋时期儒佛道思想互动研究[D]. 吕玉霞.山东大学 2011
[3]《太平广记》研究[D]. 曾礼军.上海师范大学 2008
[4]《法苑珠林》叙事结构研究[D]. 安正燻.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唐五代笔记小说佛道内容研究[D]. 王鑫.兰州大学 2015
[2]《酉阳杂俎》研究[D]. 白霞.山西师范大学 2014
[3]段成式研究[D]. 孙丽丽.杭州师范大学 2011
[4]唐代佛道类梦小说研究[D]. 李效霞.苏州大学 2011
[5]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佛道之争[D]. 李璐.西北大学 2009
[6]《法苑珠林》研究[D]. 吴福秀.广西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91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91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0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