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南明时期冯梦龙身份意识转换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9 19:05
  南明时期的冯梦龙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光复明朝的大计之中。在社会活动上,他结交北来人士,并以七十岁的高龄亲赴浙、闽,投奔南明政权;在著述活动上,他将创作重心从编撰通俗文学转向编写、收集时事书。这一转变与冯梦龙尚“情”的个性特质和个体诉求,以及他长期身处社会底层而形成的浓烈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关联密切。到了南明时期,在国难的激发下,他尊情尚性的精神、醒世求实的思想全面迸发,尤其表现在他对自我身份的定位上,即把自己的身份从“文人”转变为“臣子”。本研究将从冯梦龙在明亡前后的生活经历入手,挖掘其南明前后社会活动和著述活动的种种改变,分析其个体性格和社会责任感所激发的爱国热情,探究其身份意识由“文人”身份到“臣子”身份的转换表现、成因和影响。同时,将冯梦龙放置于南明这一时空中,把他的个体经历、个体表现与时下大臣、名士、中下层文人的群体性表现相勾连,由小见大地探究南明时期文人群体性选择和社会心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南明时期冯梦龙身份意识转换的表现
    第一节 社会活动的改变
    第二节 创作重心的改变
第二章 南明时期冯梦龙身份意识转换的原因
    第一节 尚“情”的个性特质和个体诉求
    第二节 浓烈深厚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章 南明时期冯梦龙“草莽臣”身份的尴尬和局限
    第一节 尴尬的“草莽臣”身份
    第二节 个体追求与现实落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冯梦龙的文学思想及其儒学根源[J]. 周群.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0(04)
[2]冯梦龙的生平、著述考索[J]. 薛宗正.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0(04)
[3]冯梦龙交游录[J]. 姚政.  明清小说研究. 1991(03)

博士论文
[1]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活动[D]. 张永刚.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93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93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c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