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抗战时期的重庆散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29 13:12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迁渝,使重庆由一个地区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跃成为战时的陪都,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中心。此间大批文学社团和作家纷至沓来,这批流亡到大后方重庆的作家虽远离战争前线,但他们以笔为械,以丰硕的文学作品呈现了独具风貌的战时重庆文学。具有“文学轻骑兵”之称的散文,在战时重庆文学中充当起了真实记录抗战进程、书写抗战生活、表达抗战诉求的重要角色,在整个抗战文学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从“抗战文学”这个角度出发,对抗战时期重庆散文的整体创作风貌进行梳理,进而挖掘其思想内涵、艺术特征,并透过重要作家和文本探究作家的精神向度,最后探讨抗战时期重庆散文所体现的丰富的思想内涵。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重点介绍论题提出的理由,梳理抗战时期重庆散文研究的现状,阐明选题研究价值。正文分四章:第一章为抗战时期重庆散文的类别概述。从考察战时重庆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入手,梳理这一时期寓居重庆作家的散文(报告文学、杂文、小品散文)的创作情况,勾勒出具体的战时重庆散文的整体风貌,目的在于还原抗战时期重庆散文的真实图景。第二章探讨抗战时期重庆散文题材、艺术风格的转变:以...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抗战时期重庆散文的类别概述
    第一节 战争纪实的报告文学
    第二节 富有战斗精神的杂文
    第三节 时代精神同个人情愫相结合的小品文
第二章 抗战时期重庆散文题材风格的嬗变
    第一节 散文题材由战争纪实向日常生活拓展
    第二节 艺术表达从大众化走向个性化
    第三节 审美风格从慷慨激昂转向沉静内敛
第三章 抗战时期重庆散文中的作家精神透视
    第一节 鲁迅精神的战时承递—郭沫若、冯雪峰的散文创作
    第二节 做“文艺界尽责的小卒”—老舍的散文创作
    第三节 “绝对个人主义”的精神自由—梁实秋的散文创作
第四章 抗战时期重庆散文的文学意义及精神价值
    第一节 抗战时期重庆散文的文学意义
    第二节 抗战时期重庆散文的精神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战时期内迁重庆期刊文献计量分析报告[J]. 陈桂香.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8(04)
[2]冯雪峰在重庆及其坎坷后半生[J]. 颜坤琰.  文史春秋. 2016(10)
[3]抗战散文述论[J]. 徐迎新,张瑞瑞,吴洋洋.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4]构建独特的“抗战”话语——文体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抗战时期散文创作[J]. 周海波.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5)
[5]质朴刚健或渊雅精深:抗战区“小品散文”的分流[J]. 裴春芳.  文学评论. 2015(05)
[6]老舍抗战散文中的文化心理透视[J]. 谢昭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09)
[7]左翼作家的抗战书写——以空袭题材为例[J]. 王学振.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8)
[8]生存困境中的坚守与幽默——论老舍抗战时期系列散文《多鼠斋杂谈》[J]. 李文平.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9]被压迫的知识: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话语景观[J]. 周毅,靳明全.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10]从抗战背景看冰心的《关于女人》[J]. 李文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3(07)

博士论文
[1]北碚文化圈与1940年代文学[D]. 陈刚.吉林大学 2005
[2]从纷繁多元到一元整一[D]. 江震龙.福建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浴火而生的壮歌[D]. 刘姝伶.重庆师范大学 2011
[2]抗战烽火中的文艺轻骑兵[D]. 冯奕.重庆师范大学 2011
[3]国统区抗战报告文学研究[D]. 王丽蓉.山西大学 2012
[4]知识分子的漂流与归宿[D]. 李元元.福建师范大学 2012
[5]间接书写:抗战文学的另一种表达[D]. 郭智洋.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6
[6]抗战时期的丰子恺散文研究[D]. 沈桔.山东大学 2017
[7]四十年代“渝派文学”论[D]. 张武军.西南师范大学 2003
[8]《文艺阵地》研究[D]. 李应霞.重庆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97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697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3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