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清末民初戏曲家许之衡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6 06:34
  民国时期的戏曲创作及其理论研究,是中国戏曲史上再次崛起的一座高峰,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身为清末民初时颇负盛名的戏曲家,同时也是北大戏曲学教授的许之衡,生于广东番禺,祖籍浙江仁和,家境优越,祖上因游幕迁至广东番禺,祖父德高望重,家族中也是人才辈出,蜚声海内外。许之衡在广雅书院求学时,曾拜于康有为门下,1903年中副榜贡生,后赴日留学。回国后,许之衡在大约1913年前往北京,住在仙城会馆,希望有所建树。事与愿违,许之衡虽然在北京结交了很多文人,平日里常以诗词唱和,但因入京后一直抑郁不得志,满腔理想无法实现,许之衡心中时常有所感伤。所幸与吴梅结识,许之衡在戏曲的学习上有了极大的进步,不仅为补全吴梅《顾曲麈谈》而作了《曲律易知》,还为当红女伶刘喜奎写了部戏曲作品《霓裳艳》。后来,吴梅南下赴往南京大学任职,走前把许之衡引荐给了北大,以接替自己戏曲教学的职位,就这样,许之衡的人生有了重大的转折。许之衡在《霓裳艳》中,将自己、刘喜奎、吴梅代入其中,写了围绕着名伶刘喜娘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从取材上看,《霓裳艳》十分新颖,既遵循着戏曲创作的规范,又与时俱进,把一些真人真事和社会现象写入其中,立意鲜明,耐... 

【文章页数】:1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许之衡研究状况与动态
        1.1.1 对许之衡生卒年问题的研究
        1.1.2 对许之衡活动任职的研究
        1.1.3 对许之衡作品的研究整理
        1.1.4 对许之衡戏曲理论的研究
        1.1.5 对许之衡戏曲藏抄的研究
    1.2 有待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过程与成果
        1.3.1 研究过程
        1.3.2 研究成果
2 许之衡生平及活动研究
    2.1 许之衡家世考
    2.2 许之衡生平考
        2.2.1 求学经历
        2.2.2 任职过程
    2.3 许之衡交游考
        2.3.1 同事群体
        2.3.2 曲艺来往
        2.3.3 词人结社
    2.4 许之衡的政治观
3 许之衡戏曲作品《霓裳艳》考论
    3.1 《霓裳艳》主要内容详究
    3.2 《霓裳艳》的本事窥探
    3.3 《霓裳艳》的叙事结构
        3.3.1 悲喜交织下的团圆结局
        3.3.2 一主脑两线索的设置
        3.3.3 双线人物的独立性和交叉性
        3.3.4 短剧过场的巧妙穿插
    3.4 《霓裳艳》的创作理论
    3.5 《霓裳艳》的人物语言
        3.5.1 以对比衬托设置人物分组
        3.5.2 不同角度各个人物的刻画
        3.5.3 唱词语言的艺术特征
4 许之衡戏曲史观考述
    4.1 歌舞与故事——许之衡谈戏曲起源
    4.2 演剧形状的初成——许之衡谈隋唐乐调对后世戏曲的影响
    4.3 从词到曲的彻底变型——许之衡谈宋金元戏曲的递进
    4.4 北杂剧与南戏的对峙——许之衡谈明清戏曲的发展状况
    4.5 小结
5 许之衡的戏曲创作理论
    5.1 悲、欢、离、合——排场的布置设定
    5.2 按词填调——宫调曲牌的正确选择
    5.3 曲知四声——字眼句式的严格斟酌
    5.4 全面把握——戏曲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5.4.1 散套的作法
        5.4.2 杂剧的作法
        5.4.3 传奇的作法
    5.5 小结
6 戏曲的重校与改订
    6.1 《重校胭脂记》的原本与改本对比
        6.1.1 剧情的增减
        6.1.2 宫调的选择
        6.1.3 人物牵连推进的组成模式
    6.2 许之衡改订本与王季烈《玉梅亭》补全本对比
        6.2.1 剧情的分析
        6.2.2 移宫换羽的体现
    6.3 小结
7 饮流斋抄本戏曲题记二十二种补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胭脂记故事的演变及文化意蕴[J]. 李振晶.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1)
[2]国家图书馆藏“饮流斋”戏曲题跋补录[J]. 潘培忠.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6(06)
[3]民国学者的戏曲史研究贡献[J]. 杜海军.  戏曲艺术. 2015(01)
[4]民国词群体流派考论[J]. 曹辛华.  中国文学研究. 2012(03)
[5]许之衡词学活动考论[J]. 谢永芳.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6]饮流斋抄本戏曲题记叙录[J]. 戴霞.  文献. 2009(04)
[7]吴梅进北大与戏曲研究学科的建立[J]. 苗怀明.  北京社会科学. 2008(06)
[8]卢前和他的曲学研究[J]. 苗怀明.  戏剧艺术. 2008(03)
[9]《霓裳艳》传奇的美学追求[J]. 韩红梅.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8(03)
[10]吴梅弟子的传奇杂剧及其戏曲史意义[J]. 左鹏军.  学术研究. 2007(07)



本文编号:3711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711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3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