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曹文轩小说意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4 10:50
  曹文轩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多年来笔耕不辍,其作品大部分都是关于儿童文学方面。拥有作家、学者、教师三重身份的曹文轩,其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风格,尤其是对意象的巧妙运用。通过建构意象,曹文轩将自己的文化心理、美学理想以及对生命的理解倾注其中,从而形成唯美而又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本篇论文以“意象”为切入点,对曹文轩小说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对曹文轩小说意象进行分类和解析,来把握小说中的审美意蕴以及作者所要传达的生命真谛。目前学术界对曹文轩小说中的意象研究有些片面、单薄,但是意象创造在曹文轩的作品中又是非常突出的,不得不谈及,所以对曹文轩小说意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想要对曹文轩小说意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先要对“意象”的概念进行阐释,对曹文轩小说中的意象进行简单的梳理。此外,深入分析论述曹文轩小说意象创作的来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曹文轩出生于江南水乡,他的童年及少年时期都是在这样的水网地区度过的,其性格、审美、价值观都深受“水”的影响;而曹文轩困苦的童年经验,以及父母的影响,还有自己的教师经历,留学日本的经历等都影响着他对小说意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现状
    研究意义
第一章 曹文轩小说意象概述及溯源
    第一节 曹文轩小说意象概述
        一、“意象”概述
        二、曹文轩小说中的意象概述
    第二节 曹文轩小说意象溯源
        一、刻入骨髓的文化基因
        二、融于血脉的人生阅历
        三、浸入内心的中外人文思潮
第二章 曹文轩小说中的意象类型
    第一节 自然意象
        一、雨:绝望与欲望
        二、河流:柔韧与阻隔
        三、苦艾与柿子树:坚毅与温情
        四、白鸽与白马:自由与力量
    第二节 人文意象
        一、船:情爱与离愁
        二、乐器:孤苦与伤感
        三、习俗与民谣:温馨与悲伤
第三章 曹文轩小说意象的审美意蕴及主旨
    第一节 曹文轩小说意象的审美意蕴
        一、委婉细腻的含蓄美
        二、温馨和谐的平淡美
        三、静谧淡雅的忧郁美
        四、如梦似幻的神秘美
    第二节 曹文轩小说意象的主旨
        一、人生的诱惑与苦难
        二、人性的美好与坚毅
        三、生命的永恒与平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因水而生——关于我的创作[J]. 曹文轩.  中国文学批评. 2018(02)
[2]论里下河作家乡村叙事中的民俗生态书写[J]. 柳应明.  名作欣赏. 2017(36)
[3]珍重现世人生的情意——曹文轩小说论[J]. 胡少卿.  南方文坛. 2017(04)
[4]曹文轩小说少年形象的孤独美[J]. 林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3)
[5]我的写作之路[J]. 曹文轩.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6(06)
[6]童年经验对曹文轩创作的影响[J]. 徐宏博.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11)
[7]论曹文轩小说的叙事伦理与审美追求[J]. 崔庆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6(09)
[8]散论曹文轩[J]. 王泉根.  当代作家评论. 2016(03)
[9]乐声悠扬:曹文轩小说中乐器意象的解读[J]. 宋艳慧.  名作欣赏. 2015(27)
[10]“水”之子与他的古典“水域文学”——论曹文轩的文学世界[J]. 徐妍.  南方文坛. 2015(04)

博士论文
[1]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河流原型论[D]. 孙胜杰.兰州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论新时期以来苏北小说家的地域文化书写[D]. 潘丹丹.东北师范大学 2017
[2]论20世纪八十年代的“意象”研究[D]. 张婷婷.上海大学 2017
[3]论曹文轩儿童小说的悲悯情怀[D]. 赵智峰.东北师范大学 2016
[4]论曹文轩小说的忧郁格调[D]. 陈园.云南大学 2016
[5]论曹文轩的成长小说[D]. 梁珊珊.山东师范大学 2015
[6]尽“美”尽“善”[D]. 田彩云.河北师范大学 2012
[7]苦难与温情—论曹文轩小说中的“文革”书写[D]. 朱晓莉.西南交通大学 2012
[8]论曹文轩长篇小说中少年的成人之痛[D]. 陈景芝.吉林大学 2012
[9]新时期小说“河”意象解读[D]. 王东.辽宁大学 2011
[10]论当代里下河作家与地域文化的关系[D]. 孙玉珍.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26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726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f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