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从“故事流”到“类型丛”:中国故事学研究的术语生产与视角转向

发布时间:2023-01-28 12:08
  术语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现代科学意义上学科成熟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盘点中国故事学发展进程中的术语生产,能够链接学术历史的关键节点,呈现出中国故事学的研究视角从关注分类与传播路径转向深思文本与叙事传统的关联,研究范式从异质文化的比较转向同质文化的深耕。这种转向,既是本土文化研究需求与文本、传统等基本概念认知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中国故事学研究者为揭示口承演述规则,突显中国范式思考的实践成果。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故事流”:型式研究与“同源”文本世界模型的建立
二、同型文本、同题故事与同构集群:文本观念与“口承—书写”框架转变的结果
三、类型丛:故事学研究的结构转向与口承演述规则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故事流:历史、文学及教育——燕大的民间故事研究[J]. 岳永逸.  民族艺术. 2018(04)
[2]民间文艺学经典研究范式的当代适用性思考——以形态结构与文本观念研究为例[J]. 康丽.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3]孟姜女故事的稳定性与自由度[J]. 施爱东.  民俗研究. 2009(04)
[4]民间故事类型丛及其丛构规则——以中国巧女故事的类型组编形式为例[J]. 康丽.  民族文学研究. 2009(04)
[5]普遍性与特殊性之争:确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两种思路[J]. 陈连山.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6]故事类型研究的中国意义[J]. 高丙中.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7]民间故事类型丛中的故事范型及其序列组合方式——以中国巧女故事为例[J]. 康丽.  民族文学研究. 2008(01)
[8]钟敬文先生与中国巧女故事研究[J]. 康丽.  民族艺术. 2007(03)
[9]故事传统与个性叙事——多人一次讲述一个故事的传承考察[J]. 林继富.  民族文学研究. 2007(03)
[10]隐匿的秩序:论中国巧女故事叙事结构中的故事范型序列[J]. 康丽.  民族文学研究. 2006(01)



本文编号:3732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732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b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