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都市体验的嬗变与中国都市诗的近代转型

发布时间:2023-02-01 20:09
  中国都市诗发展至近代,不仅在题材内容上变得复杂多样、新旧交织,且在时间分布上也前后交错、时断时续。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都市诗伴随着社会的转型而转型,1920年郭沫若创作的《笔立山头展望》,堪称这一转型完成的标志。以都市诗的城市体验为观察视角,可将近代都市的演进分为由浅入深的四种情形:其一为因古代城市经验的延续而产生的传承性体验;其二为遭遇现代都市新异经验而形成的应激性体验;其三为旅外文人对西方都市的拓展性体验;其四为观察并探究都市工业文明特质的反思性体验。通过细致梳理考察晚清至"五四"之都市诗的发展轨迹和历史逻辑,可以深入理解并把握都市诗新旧转型的内在机理。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传承性体验:古代城市经验的自然延续
二、应激性体验:都市新异经验的初涉与体认
三、拓展性体验:旅外文人与西方都市的遇合
四、反思性体验:都市意象与工业文明的省思
五、都市诗的转型:未完待续的现代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别现代:国际学术对话中的哲学与美学[J]. 王建疆.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2]市民意识与上海社会[J]. 唐振常.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3(01)



本文编号:3734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734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3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