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疯癫的隐喻 ————以中国新时期文学中的疯癫形象为例

发布时间:2023-02-26 09:19
  自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拉开了现代文学史的疯癫序幕后,中国文坛特别是新时期文坛出现了大批的疯癫形象,他们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形象群。“疯癫”自其出现在文学中就具有了隐喻意义,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引申出新的内涵,它不仅影射了当代社会所面临的诸多的社会病态问题,还从审美的角度为文学和人类提供了一种精神救赎的途径。本文试图梳理疯癫意义内涵的演变和发展脉络,并以新时期文学中的疯癫形象为例深入剖析疯癫的隐喻意义,最终实现对疯癫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把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1.4 创新之处
2 疯癫内涵的演变与发展
    2.1 作为一种“神的意志”而存在
    2.2“理性之城”外被放逐和禁闭的“他者”
    2.3 从作为“一种疾病的存在”到超越理性的隐喻意义的诞生
3 新时期文学中疯癫形象的探源
    3.1 在中西的审美差异中探源
    3.2 在五四新文化时期的疯癫形象中探源
    3.3 新时期文学中疯癫形象产生的现实基础
4 新时期文学中疯癫形象的隐喻意义
    4.1 存在的困境与内心的焦虑
    4.2 现实的反叛与愚昧的反讽
    4.3 男权文化的外部沦陷和自我瓦解
5 疯癫形象的审美价值与现实意义
    5.1 对道德盲点与人性弱点的审美批判
    5.2 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审美救赎
    5.3 疯癫在文学创作中的审美超越和文学史意义
6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750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750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6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