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试论《坟》与《故事新编》的解构意义

发布时间:2024-03-18 20:49
  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上,鲁迅一直是一座高峰。他的作品无论是在思想的深度、艺术的高度还是表现的宽度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一流水准,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鲁迅研究也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热门的话题,可谓是众说纷纭。伴随着一些西方批评理论的传入,也为国内鲁迅研究者提供了独特的研究视角。本文将以解构主义理论为支撑,对《坟》与《故事新编》中所蕴含的解构意义进行深入地分析,进而阐释鲁迅思想主题的多元化,力图对鲁迅作品中的解构意义作尽可能全面的整体研究。本文分为五大部分,将《坟》与《故事新编》放置于以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为代表的解构主义视域下进行研究、探讨。引言部分主要是对《坟》与《故事新编》研究现状的分析概括、所运用理论的简要概述以及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将《坟》与《故事新编》这两部作品并列研究的原因进行可行性分析。第一章从思想内涵方面进行论述,主要来源于德里达对解构理论的阐释。其中包括对传统观念的解构、文本中二元对立的消解、“宽恕”的不可能性三个方面。第二章从语言艺术方面进行论述,主要来源于德里达对“延异性”、J.希利斯·米勒(J....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综述
        (一)作品整体性研究
        (二)思想主题研究
        (三)叙事艺术研究
    二、解构主义理论——德里达、米勒、布鲁姆对解构主义的阐释和发展
    三、选题意义以及将《坟》与《故事新编》并列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章 思想内涵的解构意义
    一、对传统观念的解构
        (一)等级制度
        (二)俭啬文化
        (三)“愚民专制”
    二、文本中二元对立的消解
        (一)对男性/女性二元对立的解构
        (二)对父母/子女二元对立的解构
        (三)对集体/个人二元对立的解构
    三、“宽恕”的不可能性
        (一)作品中“宽恕”的不可能性
        (二)宽恕的“被要求”
        (三)宽恕的“时效性”
第二章 语言艺术的解构意义
    一、语言表达的“延异性”
        (一)死亡意识
        (二)复仇意识
        (三)“月亮”意象
    二、艺术手法的“多样性”
        (一)“油滑”的艺术手法
        (二)反讽的艺术手法
        (三)荒诞的艺术手法
    三、语言艺术的“经典性”
        (一)“陌生性”特征
        (二)“普遍性”特征
        (三)“焦虑性”特征
第三章 结构形式的解构意义
    一、“重复性”特征
        (一)言语的重复
        (二)情景的重复
        (三)构思的重复
    二、“互文性”特征
        (一)对历史小说的戏仿和颠覆
        (二)对先秦文化的吸收
        (三)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
后记



本文编号:3931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931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5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