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1920年代创造社文学广告的“青春”趣味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9 00:37
  创造社在“五四”新文学中被认为是“异军突起”的文学社团,而正是这“异军突起”的社团,对中国的现代新文学做出了许多贡献,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刊物以及丛书,而这许多的刊物以及丛书又刊登着许多的文学广告。广告的用语一般来说是比较简洁精炼的,而且往往会凸显其产品的核心,重要的价值,特点等等,这就容易成为其产品的某种缩影。文学广告也是如此,无论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一份文学期刊,它的广告总要传递给读者们最大的看点以及最有特色的地方。而这些看点以及特色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以迎合读者的文学趣味为主而作的广告;二是想传达自己的文学趣味而引导读者建构一种倾向于自己的文学趣味的广告;三是既能受到读者的接受而又能传达自己的文学趣味的广告。第一个方面的文学广告可以视为一个时代的大众通俗文学广告,第二个方面的文学广告则是属于一个时代的先锋文学广告,而1920年代的创造社的文学广告,则更似接近第三个方面的文学广告。虽然创造社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创造社也的确受到了它的读者的认可,也成功地建构了属于自己的文学趣味。因此通过研究创造社的文学广告,可以探寻它追求的文学趣味的缩影。1920年代创造社的文学广告与其它的...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概述
    一、文学广告概述
    二、创造社文学广告概述
第二章 创造社文学广告的“青春”趣味
    一、以青年为切入口——青春的主体
    二、批判的精神——青春的姿态
    三、率真——青春的表现
第三章 作为区隔的“青春”趣味
    一、合法性的获得——区隔于《新青年》
    二、文学新秩序的建立——区隔于文学研究会
    三、市场与读者的认可——区隔于通俗文学
第四章 创造社的“青春”趣味的形成原因
    一、创造社“青春”趣味形成的外部原因
        1、新式教育的推行
        2、社会风尚与市场的促成
    二、创造社“青春”趣味形成的内部原因
        1、正值青春的自主选择
        2、有意识的策略实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983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983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4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