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中国网络穿越小说的多维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20 20:04

  本文关键词:中国网络穿越小说的多维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大学》 2014年

中国网络穿越小说的多维度研究

杨娟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穿越小说入驻互联网以来,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逐渐成长为网络文学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网络穿越小说的大流行,吸引了-些专家学者们的注意,他们纷纷开始研究。但与网络穿越小说的飞速发展相比,网络穿越小说的理论研究却远远地被抛在了后面。一方面开始研究的时间较晚,另一方面对网络穿越小说的理论研究深度不够,切入点不广,精品较少。网络穿越小说的时空观源流,古代具有穿越情节的作品与当代穿越小说的对比,网络穿越小说异常火爆的原因,时空交错对穿越小说叙事的影响,网络穿越小说的价值评判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都是非常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此篇论文在这些方面将会有所创新,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对网络穿越小说进行论述。 引言部分论述了网络穿越小说的内涵及其范围界定,明确了此文的研究对象。对网络穿越小说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另外也指出了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分析了网络穿越小说迅速发展的原因。首先梳理了穿越小说的时空观源流,梳理了在古代时空观影响下具有穿越情节的古代文学作品,解释这一类作品没有迅猛发展且不能称之为穿越小说的原因。其次,从市场、媒介、消费、接受美学、女性的角度全面客观地分析了网络小说蓬勃发展的原因。 第二章介绍了网络穿越小说的基本叙事模式和时空交错下的叙事特点。叙事模式主要是指“花前月下+争权夺利”的情节设置、“聪慧且有一技之长”的人物设置以及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另外在穿越小说的叙事特点上主要分析了物理学时空理论给穿越小说的理论支撑,时空交错叙事的无限可能性以及时空交错带来的历史性叙事特点、叙事张力和解构效果。 第三章探讨了网络穿越小说的价值和缺陷,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网络穿越小说的发展为文坛增添了幻想类作品,丰富了当今文坛,也使读者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传承了传统的历史文化,提高了他们学习历史文化和提高文学修养的积极性。但网络穿越小说近些年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同质化的现象十分严重,为了迎合大众的消费需求,机械复制了大量雷同且质量较差的作品,这无疑是穿越小说发展的巨大障碍。对待历史的态度也不够尊重,穿越小说无视历史真实,为了娱乐,一味的篡改历史。受穿越小说的影响,当今很多青少年苛求完美、逃避现实、崇尚金钱,青少年的教育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其次,对学术界评价不高,大众却追捧的矛盾,论文从精英文化的角度给予解释。此外论文对网络穿越小说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大胆的设想,即完善产业化发展链条和提高穿越小说的自身魅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7.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宪章;论网络写作及其对传统写作的挑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黄健;;从“清穿”小说看网络穿越历史小说的创作走向[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化逻辑[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张颐武;;日常生活平庸性的回应——“新世纪文学”的一个侧面[J];河北学刊;2006年04期

5 雷小芳;;网络穿越小说简论[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钱秀银;;“80后”女性写手与网络穿越小说[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7 陶春军;;解构历史:新历史小说与穿越小说[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8 黄鸣奋;后结构主义与超文本理念[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J];兰州大学学报;1979年01期

10 陶春军;;“穿越小说”《梦回大清》的历史想象与心理补偿[J];名作欣赏;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琦;;清代文言小说女性形象“陌生化”审美效果[J];蒲松龄研究;2007年03期

2 宋华伟;;创作与接受的互动——从接受理论视角分析《聊斋志异》创作过程之独特性[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3 张硕;;沈复与蒲松龄女性观比较研究[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4 刘菊;;电视广告中的性别镜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3期

5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周全田;禅宗文化的悟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汪杨;;秘密花园的文化叙事——论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写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曹萍;;尤金·奥尼尔的《送冰的人来了》——一部充满狂欢精神和多重复调的戏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程金福;论广告艺术的形成及其艺术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申华;;积极构建下的消极颠覆——女性主义视角看刘易斯的《大街》[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胡蓓蓓;;结构与圈层:媒介文化视域中流动的“话语空间”——从“黄山门”事件进展引发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廷信;;试析后技术时代的艺术[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曹国新;;旅游软实力:旅游业本土意识与国际营销的理论基础[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6 陈晓敏;;全球化背景下性别教育的本土经验——一个女性学课程建设样本的解读[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胡毅;张京祥;;城市空间的文化生产——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视角[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陶韬;来嘉隆;;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于翠玲;;媒介演变与文化传播的独特景观——中国编辑出版史的认识价值[A];中国编辑研究(2007)[C];2007年

10 于翠玲;;中国编辑学与西方媒介论的比较[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6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别道玉;《国语》与先秦文化精神[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曹二玲;图画故事书翻译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4 蒋辉月;论许地山文学创作的悲剧精神[D];河北大学;2007年

5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赵明;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DM广告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思童;从受众探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范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明;;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陈婷;;“穿越小说”还能火多久[J];出版参考;2009年06期

3 戴四新;潘迪;;网络“穿越”小说的流行及其价值局限[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陈海燕;;亦史亦幻 至情至性——评网络盛行的“穿越”小说[J];当代文坛;2008年03期

5 李锐;关于《旧址》的问答——笔答梁丽芳教授[J];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06期

6 刘志权;;平民文化心理与新历史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03期

7 陈煜斓;琼瑶歌词的文化透视[J];鄂州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8 艾晓明;广告故事与性别——中外广告中的妇女形象[J];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02期

9 卜卫;广告与女性意识[J];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01期

10 陈奇佳;;虚拟时空的传奇——论网络玄幻小说[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胜;论网络文化视野中的穿越小说[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艳辉;田娜;;从网络穿越小说中看现代女性的迷惘[J];文教资料;2010年06期

2 唐招峰;;从穿越小说的性别偏向看当代女大学生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3 陶春军;;解构历史:新历史小说与穿越小说[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4 郎静;;穿越时空的文化阐释[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5 宋建峰;;穿越小说:流行元素下的彷徨与呐喊[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李晓蕾;蒋家卉;梁琴;;论穿越小说的价值与弊病[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S2期

7 田苗序;;穿越小说中的传奇叙事模式探索[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3期

8 郭名华;赵玲;;穿越时空编织现代女性白日梦——穿越小说的女性心理症候分析[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5期

9 瞿云婕;;解读网络穿越小说近年来的发展[J];文教资料;2011年03期

10 岳媛媛;梅健;;论穿越小说“性别偏向”的原因[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娟;中国网络穿越小说的多维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2 张涵茗;网络穿越小说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戴群;交错的时空·虚筑的迷梦[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4 陈盈盈;论穿越小说的文化逻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5 刘丹;穿越小说叙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郑薇;女性经验的穿越性想象[D];吉林大学;2013年

7 董胜;论网络文化视野中的穿越小说[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李艳;穿越小说的创作模式与文化意蕴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海霞;当代网络穿越小说的美学特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宋建峰;浅析网络穿越小说[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网络穿越小说的多维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7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2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