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安徽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5-23 06:03

  本文关键词:《诗比兴笺》考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大学》 2013年

《诗比兴笺》考论

马玉  

【摘要】:《诗比兴笺》是晚清出现的一部特色鲜明的诗选著作,其选诗范围包括汉魏六朝和唐代。其初次刊刻时作者署名为陈沆,很长时间内,没有受到学界的关注。近年来,历史研究界考证其作者是魏源,但是,在清代诗学研究日盛的今天,古代文学研究界却没有关注这一重要的诗选和诗学著作,更没有将这部著作与近代著名的改革派政治家、思想家魏源的活动、思想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从而导致对其研究没有深入展开,其诗学价值未得到仔细清理和科学判断。本文除引言和余论外分为四章。 引言部分论述学术界对魏源诗学的研究情况。 第一章讨论《诗比兴笺》的作者和流传问题。首先考证《诗比兴笺》与陈沆著作缺少关联。其次讨论《诗比兴笺》与魏源大量著作的形式以及思想内容存在明显的一致性,从而进一步证实了《诗比兴笺》为魏源所著,并试图对魏源著《诗比兴笺》问题做一学术总结。《诗比兴笺》除刻本外,近年来,,学者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发现了此书的稿本并加以整理出版,本文比较了二者结构篇幅与笺注内容的差异。 第二章讨论《诗比兴笺》的内容、笺注体例和笺注方法。《诗比兴笺》共4卷,选诗32家共475首,规模不大,只有十万余字。《诗比兴笺》以“总序”、“小序”、“正文”和“笺语”成分构筑笺注体例,在具体的笺注中使用“校勘注释”、以史证诗和以文证诗等笺注方法。 第三章讨论《诗比兴笺》的选诗标准和诗学思想。《诗比兴笺》以“比兴”论诗,“比兴”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政治实用性和审美性。《诗比兴笺》所选都是“古诗”,其最重要的特质是“微言大义”。按照这一标准,魏源最为推崇汉魏诗歌,其诗学思想具有明显的复古意味。 第四章讨论《诗比兴笺》与清代学术的关系。《诗比兴笺》的笺注方法和诗学思想,与魏源融汇汉宋之学又以今文经学名世的学术体系,与清代诗经学和嘉道之际经世致用的诗学思潮,以及与其所处的湖湘地域文化传统有着较大的关联。 余论部分重点考察《诗比兴笺》在中国古代诗学近代转型过程中的诗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56;I207.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汉武;;论魏源的诗和诗论[J];船山学报;1987年02期

2 顾国瑞;《诗比兴笺》作者考辨——兼谈北大图书馆藏邓之诚题跋“《诗比兴笺》原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3 管林;;龚自珍、魏源文学思想之比较[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4 段志强;;孔庙与宪政:政治视野中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从祀孔庙事件[J];近代史研究;2011年04期

5 王俊义;龚自珍、魏源“参加宣南诗社”说辨正[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06期

6 李景华;魏源的文学思想和文学成就[J];北京师院学报;1980年02期

7 管林;论魏源的文学思想[J];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06期

8 段志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从祀孔庙始末新考[J];史学月刊;2011年03期

9 夏剑钦;;魏源研究中若干问题的研究状况述评[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夏剑钦;《诗比兴笺》确系魏源所著[J];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奕;清代中期经学家文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菊英;清代诗经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垂超;李军均;;小说评点文体的独立:从子史之评到文学之评——刘辰翁《世说新语》评点的源流及意义论析[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2 熊刚;论宋代诗歌的理趣[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郑朝晖;;略论惠栋重构汉学的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刘元青;;“质测即藏通几”说申论——兼论方以智的中西文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陆晓华;论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训诂方法及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李先国;借鉴西方:朱自清诗论的外向品格[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高强;清末革命派尊黄现象述论[J];安徽史学;2001年04期

8 李存朴;魏源的《海国图志》与日本的《海图国志》时代[J];安徽史学;2002年02期

9 王惠荣;;魏源据陈澧书修改《海国图志》说质疑[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10 秦雅君;论何逊的山水诗[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华;;自我认知的难题:鲁迅小说与故人相逢叙事[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贾小叶;;从康有为“两考”的不同反响看戊戌时期的学术与政治[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3 卢佑诚;;方苞与颜李学派[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吴聪;;姚鼐考证鉴定之思想与形成[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王培华;;关于金长城的三个问题[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4期(中国·齐齐哈尔金长城学术研讨会专刊)[C];2006年

7 严寿澄;;儒道二家思想与价值多元论[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8 刘沛林;申秀英;;诗意地栖居:和谐社会人居环境建设的新境界[A];人居环境学研究论文集[C];2007年

9 陈力祥;;船山礼之形上属性辨正——以礼即理之礼与礼即气之礼之辨为视角[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10 朱迪光;;王夫之人文与经济之和谐思想探讨[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冯世明;公元前3世纪—公元4世纪匈奴国家形态的演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别道玉;《国语》与先秦文化精神[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8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强鹏程;明《宪纲》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龚莹莹;虞山派诗人冯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晓丹;方玉润《诗经原始》综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志威;王闿运公羊学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茹辉;黄仲则纪游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蒋健;浙江山水型历史文化村镇外部空间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高鑫;;论“通经致用”的经学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王飚;“人”的觉醒对传统文学原则的挑战——论龚自珍文学思想的近代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石世奇;試論魏源的經济思想[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3年05期

4 孙静;何不借风雷 一壮天地颜——论魏源的思想及其政治诗[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6期

5 王一川;;全球化东扩的本土诗学投影——“诗界革命”论的渐进发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李晋娜;方玉润《诗经》研究的民俗学倾向[J];沧桑;2005年Z1期

7 李汉武;;论魏源的诗和诗论[J];船山学报;1987年02期

8 梅季;;论王先谦的学术成就及学术思想[J];船山学报;1988年01期

9 陈勇勤;光绪间关于王夫之从祀文庙的争论[J];船山学刊;1997年01期

10 汪龙麟;尊情与刺世——龚自珍的诗学追求与诗歌创作[J];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海燕;清代《诗经》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朱洪举;王湘绮诗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兆禄;清前中期《诗经》文学诠释史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国安;清代诗经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肖力;方玉润《诗经原始》的文学批评方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春云;方玉润《诗经原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景聚;姚际恒、崔述与方玉润的《诗经》学“简论”[D];西北大学;2004年

4 李贺军;清代《诗经》学独立思考派《诗》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5 吴超华;姚际恒的《诗经通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6 白丽媛;《诗经·秦风》的文化透视[D];西北大学;2008年

7 权慧;陈继揆《读风臆补》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8 付星星;姚际恒《诗经通论》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徐晨光;[N];湖南日报;2011年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诗比兴笺》考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8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d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