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简析高职内科护理课程工作过程模式教学探讨

发布时间:2016-04-28 20:40

  [论文摘要]内科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核心课程。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通过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根据护理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并由此组织开展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激发学生对内科护理课程的学习兴趣。

  [论文关键词]高职 内科护理 工作过程 教学

  为了使高职内科护理课程的教学能够与临床实际相结合,笔者对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进行探讨。工作过程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护理实际工作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对于临床实践中的一些多发病、常见病等护理常识有很好的掌握,从而提高内科护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高技能护理人才培养的教学目的。

  一、现阶段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应用

  工作过程教学模式是对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发展,目前已经在国际教育界广泛地应用。通过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不仅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还使得学生尽早熟悉实际工作过程,可以说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中的热点教学模式。
  内科护理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提供优质的内科护理服务就要从发病机理、病因以及临床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护理问题,实施护理措施,对病人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这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具备极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高职内科护理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帮助学生提高护理实践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二、工作过程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内科护理课程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要以护理岗位任务为目标,这样才符合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和职业教育自身的实际需求,所以说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是以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需要为基础而制定的一种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高职护理专业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不但要保证教学目标的详细化,而且要保证以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内科护理课程,要根据病人入院护理、住院护理以及出院护理护士所要进行的各项护理工作对教学目标进行制定。
  2.要根据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需要提供教学条件。为了更好地实现工作过程模式教学,必须改善学生的学习条件,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室。在教室中配置病床以及各类护理工作所需要的仪器设备,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方便学生之间进行问题讨论和模拟。这样在课堂上不但能够进行传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还便于学生的模拟实践学习。
  3.在工作过程模拟教学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高职内科护理课程中入院护理主要培养的是学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各项检查情况去对患者进行评估的能力。上课时可以用典型的情景案例以及PBL教学方法等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划分讨论小组,要求小组内部讨论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临床表现等。通过患者入院护理阶段的护理内容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的讨论,能够使得学生构建系统的护理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学习。
  住院护理教学中要为学生设置真实的病例护理任务,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模拟教学。这样就能够在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有助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对于护理专业学生与患者之间交流、沟通能力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职内科护理课程中出院护理教学主要涉及的是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这个阶段的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与患者之间的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十分有帮助。
  4.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1)工作过程模式教学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制定要根据护理工作的实际内容,主要包括入院护理、住院护理以及出院护理。入院护理教学中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实际的患者病历,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设置一些护理专业方面的问题,如为什么会发生本病,本病会有哪些临床表现,需要做哪些检查,如何治疗。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制订合理的护理工作方案,再由教师对学生入院护理中所做出的护理方案以及护理内容等方面进行点评,帮助学生掌握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住院护理的教学中,根据前面的病历资料,要求同学之间进行住院护理的讨论,写出该病人的护理诊断,提出护理措施,之后再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模拟展示或者播放护理某病人的操作视频,最后再让学生进行住院情景的模拟实践练习。出院护理的教学中主要是针对学生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由同学们分组角色扮演进行模拟操作,一个学生扮演病人询问,一个学生扮演护士解答。(2)对学生进行模拟实训。在高职内科护理课程中注重模拟实训的作用,根据入院护理、住院护理以及出院护理这三个方面的护理内容制定模拟的护理任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去制订任务计划,之后再由同学之间对既定计划进行讨论。教师要对计划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计划方案的可执行性进行修正和分析,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训,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来实现教学目的。

  三、高职内科护理课程工作过程模式教学的创新

  1.对教学内容进行工作过程化改革。通过对“内科护理”课程中教学内容的项目化,根据临床护理实践的过程分为入院、住院、出院三个阶段的护理模块。在模块中要对项目进行细化,根据不同疾病患者所需的护理工作要求,让学生进行模拟护理实践,从而掌握内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2.对课堂组织进行工作过程化改革。课堂教学中要转变之前传统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不同疾病的护理工作任务,模拟病房中的实际护理工作,从而使得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通过模拟临床护理任务来系统化掌握疾病护理的知识与能力。
  3.对教学方式进行工作过程化改革。在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中,要注重PBL问题式教学方法的使用,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养成一种评判性思维。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临床护理实践中的相关问题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对于护理专业的学习兴趣。
  4.对模拟实践进行工作过程化改革。在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中,加强角色扮演的模拟实践,将护理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护理的实际工作过程,这对于护理专业学生工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团队意识的培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5.对学习环境进行工作过程化改革。在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中,将学习环境模拟成医院病房,学生则以专业护理人员在医院病房的工作场景进行护理练习。通过学生学习过程中各项工作制度的制定,将学生的学习环境转变成一个模拟的护理工作场景,有助于学生尽早适应护理工作岗位的需求。
  高职内科护理课程工作过程模式教学的改革过程中,由于我国传统的护理专业教学方式根深蒂固,所以起初阶段的改革难度是非常大的,单纯依靠教学方式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教师以及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去解决工作过程模式教学中的各类问题。在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地分组,指导学生完成模拟的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任务。由于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与我国的应试教育存在矛盾,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态度,所以工作过程模式很容易被传统的考试机制所击垮。这就需要相关领导部门对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方式进行系统化评估,早日实现我国高职内科护理课程工作过程模式教学。

  四、结束语

  在高职内科护理课程工作过程模式的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护理工作的临床实践相结合,使得内科护理的专业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探索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念,具备良好的团队意识。



本文编号:35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35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9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