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论康德教育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3-18 12:15
  长久以来,在许多教育史著作中没有给康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贡献以应有的地位,不仅仅忽略他的思想,甚至还有许多误解,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作为教育学史上无法绕过的重要思想,康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许多观点对于我们当代的教育事业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理论方面:囊括了教育原理、教学论、家庭教育观、初等教育观、中等教育观、高等教育观、德育观、教育史观等方面;实践方面,康德对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性的实践的阐释与划分、实践理性的方法论以及实践教育的论述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康德终其一生在践行教育事业过程中,包括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教学、学校事务、开设教育学讲座等方面的远见卓识,无不让我们看到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远意义。本文以比较与诠释的阐述,结合康德教育学的语境,着眼于康德对于“人,是什么”的问题,致力于全面探讨康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意义。教育中的学生是一个重点,但是教师也是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对于教师培养,康德有自己的立场和看法,这些不仅代表了当时的先进教育观而且影响到其后裴斯泰洛奇、赫尔巴特等教育思想家,影响到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被称为“教育学之祖”。康德教育理论体系中知性、理性概念与启蒙本身以及其历史观自成一体,对此的进一步明晰我们看到,这具有对于人类福祉关注的辽阔视域,启蒙本身作为人类的自我教育,正如康德所说,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但是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启蒙的时代。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页数】:17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无法绕过的康德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问题领域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架构与创新
    第六节 无法绕过的康德
第一章 康德教育理论
    第一节 教育原理
    第二节 教学论
    第三节 家庭教育观
    第四节 初等教育观
    第五节 中等教育观
    第六节 高等教育观
    第七节 德育观
    第八节 教育史观
第二章 康德教育实践
    第一节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第二节 理性的实践及阐释
    第三节 实践理性的方法论
    第四节 康德论实践教育
    第五节 教育教学及其实践
    第六节 社会关注及其实践
第三章 康德教育学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康德教育学的语境
    第二节 康德教育学的对象
    第三节 当代的康德教育学
    第四节 人类的启蒙、教育进程
    第五节 教育与启蒙的时代
参考文献
    著作部分
    文章部分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象、认识与统觉——康德哲学研究[J]. 沈晓武.  甘肃理论学刊. 2008(06)
[2]康德“永久和平”构想及其当代反思[J]. 吴天智.  求索. 2008(10)
[3]康德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哲学——三种解释的尝试[J]. 陈志远.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03)
[4]论康德的普遍史理念[J]. 金寿铁.  史学理论研究. 2008(02)
[5]两个第一:王国维译、编的《教育学》——编辑后记[J]. 瞿葆奎.  教育学报. 2008(02)
[6]康德教育思想探究[J]. 王坤.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6)
[7]导入和整合:康德教育哲学思想在近代中国[J]. 陈家顺.  高等农业教育. 2007(05)
[8]康德教育哲学思想新探[J]. 洪港.  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1)
[9]中国教育学科的百年求索[J]. 瞿葆奎,郑金洲,程亮.  教育学报. 2006(03)
[10]康德教育思想的方法论特征[J]. 张彦秋,尹立坤.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04)
 
博士论文
 
[1]教育学的人性假设与理论构建的关系初探[D]. 庞庆举.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康德的道德信仰研究[D]. 张会永.复旦大学 2007
[3]西方教育学知识形态演进初探[D]. 张永.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论康德实践哲学中的“理性的事实”[D]. 高嵩.北京大学 2007
[2]文化哲学视野中的康德审美理论研究[D]. 陈长喜.黑龙江大学 2007
[3]论康德美学与孔孟美学的共通性[D]. 李志灵.安徽大学 2007
[4]康德作为目的论的历史观[D]. 张蓓.安徽大学 2007
[5]论康德人是最高目的的目的论思想[D]. 于永坤.东北师范大学 2005
[6]论康德批判的理性主义人性观[D]. 陈丽.安徽大学 2005
[7]哲学史中的康德哲学主体性思想[D]. 贡媛媛.安徽大学 2004
[8]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的终结——论康德从逻辑层面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D]. 李佰志.吉林大学 2004
 


本文编号:92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92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b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