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广西继续教育学分银行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1 03:59
   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全球推广,各个国家开始思考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分银行这一概念正是顺应这一潮流由韩国提出。学分银行以学分为载体,有助于实现学习者在不同教育机构、不同教育领域、不同教育形态的流动、累积和相互认可,使得学习者可以灵活的接受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可以在证书、课程、文凭、学位之间进行通融转换学习,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 学分银行借用银行的信贷运行的基本原理,对教育和教学的安排作出相应的一系列变革或改进的一种制度或模式。它具有银行的基本功能,如存储功能、汇兑功能;但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它存储的不是货币而是学分,它汇兑的不是货币而是学历或资格证书。学分银行具有开放性、公平性、服务性、以及终身性。其出现拓展了学分制的内涵及功能,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加主动自由的学习,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重要意义。 国外已经有很多国家或地区成功的实施了学分银行制度,尤其是韩国。韩国建设学分银行的目的是使国民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接受高等教育。其学分银行有着完善的组织机构以及运行保障体系,包括法律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以及经费保障。 国内有一些地方开始试点实施学分银行,主要的模式是以开放大学为基础的上海市学分银行,其实施取得一定效果,但是由于学分银行的固有特性,存在一些问题。学分银行系统构建复杂,学校之间学年衔接、学分认证的问题以及学分银行管理难、认可度低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学分银行建设网络平台要求高、学校之间沟通机制不畅、学分银行依托学校地位及教学质量较低以及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的原因。 虽然先行的学分银行有着一定的问题,但是其存在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有重要意义。广西正在着手建设学分银行,笔者在分析前文后提出了构建广西继续教育学分银行的设想。
【学位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G729.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相关概念及内涵
    1.2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学分银行的研究
        1.3.3 小结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范畴及内容
        1.5.1 研究范畴
        1.5.2 研究内容
2. 学分银行概述
    2.1 学分银行的概念及内涵
        2.1.1 学分的概念
        2.1.2 学分银行的概念
        2.1.3 学分银行的内涵
    2.2 学分银行的特征
        2.2.1 学分银行具有开放性
        2.2.2 学分银行具有公平性
        2.2.3 学分银行具有终身性
        2.2.4 学分银行具有服务性
    2.3 建设学分银行的重要意义
        2.3.1 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3.2 拓展了学分制的内容
        2.3.3 促进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
3. 国外学分银行——以韩国为例
    3.1 韩国学分银行——学分累积制度建设的背景
    3.2 学分累积制度
        3.2.1 管理组织机构
        3.2.2 学分累积制度的运行
    3.3 韩国学分银行建设实施的的保障体系
        3.3.1 法律保障
        3.3.2 制度保障
    3.4 韩国学分银行建设的启示
        3.4.1 学分制的全面实施是建设学分银行的基础保障
        3.4.2 法律及组织机构的制定是建设实施学分银行的强制保障
        3.4.3 以课程为基点建立学分互认和互换的标准
        3.4.4 贷分功能并不是学分银行必不可少的功能
4. 国内学分银行——以上海市为例
    4.1 上海市学分银行的现状
        4.1.1 上海市学分银行简介
        4.1.2 上海市学分银行标准体系
    4.2 学分银行存在的问题
        4.2.1 学分银行系统构建复杂
        4.2.2 学校之间学年衔接出现问题
        4.2.3 学分认证转换问题
        4.2.4 学分银行管理难题
        4.2.5 学分银行的认可度问题
    4.3 学分银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网络及操作系统的原因
        4.3.2 学校(机构)之间的缺乏必要的沟通机制
        4.3.3 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学分银行系统的管理难
        4.3.4 政府相关措施和政策不到位
        4.3.5 学分银行实施的学校依托以及教学手段的原因
5. 广西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构想
    5.1 广西继续教育学分银行构建设想
        5.1.1 建设目标及构建战略图
        5.1.2 学分银行组织架构
        5.1.3 平台搭建与系统运行
        5.1.4 学分在学分银行系统内具体运作流程
    5.2 学分银行运行的保障体系
        5.2.1 政策保障
        5.2.2 平台搭建保障
        5.2.3 机制保障
        5.2.4 经费保障
6.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欣;吴遵民;蒋侯玲;;论现代“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2 黄健;;学分银行:实现终身学习理想的重要途径[J];成才与就业;2009年17期

3 杜社玲;;学位证书,轻松拥有不是梦——韩国学分银行特色管理的启示[J];成才与就业;2009年21期

4 杨黎明;;关于创建上海市“学分银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09年09期

5 邓澳利;;浅析我国“学分银行”推行的困难与障碍[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6 谢景山;李粤冀;;“学分银行计划”:一种新的企业培训方式[J];中国培训;2011年03期

7 ;媒体链接[J];江西教育;2004年06期

8 杨黎明;从韩国的“学分累积制度”看我国“学分银行”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5年09期

9 李艳岭;;“学分银行计划”——探索企业职工继续教育新模式[J];中国职工教育;2011年06期

10 高琳;;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召开学分银行网络平台设计工作会[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小波;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吕梁山;赖特的资本主义阶级关系新变化理论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3 秦立霞;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立科;英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蒋石梅;工程师形成的质量规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沈漪文;基于能力框架的HRST能力建设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金建强;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过渡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沈俊强;中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合作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吕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课程质量保障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魏永峰;城市新移民的职业地位获得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雄沣;广西继续教育学分银行构建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2 胡荣琳;江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银行制建立及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杜社玲;韩国、欧洲学分银行实践及其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春晓;“学分银行”对学生学习方式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衡播;武汉城市圈职业院校“学分银行”管理体系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6 程世沙;基于个性化教育的自考学分银行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郭艳霞;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8 金惠红;“学分币”评价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尚菲;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转换系统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琳;基于学分制的企业人才培养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63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2863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f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