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国学院的发展及办学特色探析

发布时间:2016-09-27 14:45

  本文关键词:国学院的发展及办学特色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厦门大学》 2008年

国学院的发展及办学特色探析

欧阳小红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历史积淀所形成的瑰宝,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身份证明,地球上每个炎黄子孙都应为它感到骄傲与自豪。但在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一定的危机。因此,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国学是中国传统学术,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国学院是进行国学研究、培养国学人才和普及国学知识的重要基地,它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论文以国学院的发展历程为主线,首先回顾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学院的发展历史,重点梳理当时国内知名的四所国学院的办学历史,总结国学院的办学特色及经验教训。之后描述二十世纪末至今国学院兴起的状况,并以北京大学国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厦门大学国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传播中心为案例,重点分析当前国学院在国学教育与研究以及国学知识普及各方面的办学情况。最后针对国学院在办学中碰到的瓶颈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目前国学院在培养学生方面仍需依托文、史、哲三个学科颁发学位证书,这样不利于打破西方学术壁垒、突显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因此,建议国务院学位办考虑设置国学学位,从而更好地培养融会贯通文、史、哲的国学人才。 第二,国学院的办学模式应走出“书斋”,融入社会。一方面依托社会资源办学,另一方面在普及国学教育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应把国学研究成果运用于指导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体现国学院经世致用的办学精神。 第三,国学院应海纳百川,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合作,拓宽国学研究与教学的范围,使当代的国学教育具有时代性与全球性的特色。 第四,国学院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科学技术,为国学教育与研究以及国学知识的普及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12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4
  • 第一节 研究背景9-11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1-17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17-18
  • 第四节 有关概念的诠释18-24
  • 第二章 20世纪初国学院的发展及办学特色历史回顾24-51
  •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国学潮掀起的背景24-25
  • 第二节 国学院的发展历程回顾25-26
  • 第三节 四所国学院的发展及办学特色26-48
  • 第四节 建国后国学教育与研究的曲折发展48-51
  • 第三章 20世纪末至今国学院的办学现状考察51-82
  • 第一节 国学院的再度兴办51-53
  • 第二节 20世纪末至今国学院的办学案例分析53-80
  • 第三节 现阶段国学院办学状况综合分析80-82
  • 第四章 对国学院办学的理性思考82-89
  • 第一节 国学院的办学意义82-86
  • 第二节 国学院发展前景展望86-89
  • 结语89-91
  • 附录91-95
  • 参考文献95-98
  • 后记9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军;近代国学教育之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力;重庆市高校体育学院国学教育的可行性分析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曾亚非;大学国学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出路分析[D];西南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桑兵;厦门大学国学院风波——鲁迅与现代评论派冲突的余波[J];近代史研究;2000年05期

    2 谷建;周德田;;“国学”已成为不可回避的教育课题[J];教育;2006年16期

    3 季羡林;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学[J];文艺争鸣;1992年04期

    4 杨国桢;;20世纪20年代的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贺昌盛;;国学院体制与现代中国学术的知识构成——现代学术的知识范型研究之一[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张永璟;学前教育·国学大师·科教兴国[J];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Z1期

    7 欧阳玉;传统文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04期

    8 张立文;;国学的新视野和新诠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湉南;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邹宁;国学启蒙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淑梅;振兴大学国学教育的理论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力;;被夸大的“历史的同情”:蒲松龄的科举考试观念研究——以《聊斋志异》的文本分析为例[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吴微;;“兼容并包”与“谬种”退隐——桐城文章与大学教育的现代转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谈儒强;;教化之基 养正之所 贤才之薮——以清末以降合肥地区私塾教育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张彩虹;会计本科教育观念的研究及实现途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张星海;龚恕;;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6 潘务正;;“桐城谬种”考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祝沛章;李光玉;;新世纪“国学热”刍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1期

    8 杨耀录;;论陕南文化对区域教育的影响[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9 何炜;;苏州园林的文化解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从光梅;;建国60年来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利;刘强;;中国高等教育财政六十年概览:历史演变、现状和未来[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邓程;;论名词句[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黎明;;论蔡元培研究导向的学习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吴芬;;近代中国研究生的培养方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李玉非;;建国初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回顾与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谈儒强;;对“文革”前十年间中学课程改革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李玉非;;新中国创办工农速成中学始末[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朱晓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高等教育经验教训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韩清瑞;姚加惠;;建国初私立高校转为公立高校的必然性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董节英;;建国初期高等学校的课程改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5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8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秀玲;清末民初鄂伦春族文化变迁研究(1895-191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闫娜娜;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兆斌;大庆油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珊珊;明代辽东的教育与科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莲纯;语文教育中的民俗文化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玉洁;跨文化交际与中韩/韩中旅游翻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杜保鹏;江西理工大学“3+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薛小雷;近代以来中国学前教育向外国学习的历史与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志忠;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平华;我国高考科目设置模式的优选、优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瑞昕;国学在新文化运动前的一场自救运动——论20世纪初的保存国粹思潮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宋淑玉;民初尊孔读经问题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赵利栋;古学复兴与文艺复兴:从晚清国粹派到胡适[J];安徽史学;1997年02期

    4 曲殿彬;;论国学与国学教育[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王能宪;第一等的学术——《国学研究》第一卷读后感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6 袁行霈;开放的国学与开放的《国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7 毕全忠;国学研究肩负的使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8 于述胜;;教育交流视野中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史研究——兼评《中外教育交流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9 林辉锋;;马叙伦与五四运动后浙江教育界的派系之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3期

    10 林辉锋;;南京国民政府初期教育界的派系之争——以马叙伦的经历为线索的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毕苑;;经学教育的淡出与近代知识体系的转移——以修身和国语教科书为中心的分析[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杰;[N];北京日报;2007年

    2 纪宝成;[N];光明日报;2005年

    3 纪宝成;[N];光明日报;2006年

    4 华夏文化促进会国学院院长 于江山;[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侯丽 肖娟;[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纪宝成;[N];南方周末;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颜芳;近代学术转型视野下的燕京大学国学教育[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任丹凤;中小学教科书编制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孙广勇;社会变迁中的中国近代教育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湉南;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郭军;近代国学教育之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东;大学国学教育的价值与现实路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艳香;明清时期童蒙读物中的历史教育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中猛;晚清新学堂与中学堂历史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瑞庆;章太炎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刘重庆;后“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的兴起及相关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郭军;章太炎“国粹”教育思想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傅晨茜;理工科大学生国学经典阅读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李玉莹;商务印书馆与近代中学历史教科书编撰(1904-1937年)[D];扬州大学;2007年

    9 曹萍;论明治时代国粹派与国粹思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祥寒冰;刘师培普及教育思想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小鸥;吴甜甜;;刘师培编撰的国学教科书及其文化意蕴[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2 张小国;唐智松;;中小学国学教育的乱象与方向[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亚非;大学国学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出路分析[D];西南大学;2013年

    2 宋岱虹;小学校本国学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3 曹洪梅;胡适国学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杏;中西高等教育融合视野中的无锡国专[D];河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瑞昕;国学在新文化运动前的一场自救运动——论20世纪初的保存国粹思潮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康伯春;国学教育与素质教育[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谌启标;海峡两岸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之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S1期

    4 徐辉,季诚钧;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之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5 金盛华,黄光成;现代社会挑战与教育变革导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6 高松寿;;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学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张盈;;浅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8 孟巍;;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理念创新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年10期

    9 杨维中;从“文化热”与“国学热”的观念转换看传统文化研究路向[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10 熊贤君;;民国时期的国学教育及价值解读[J];民国档案;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宁;国学启蒙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侃;;学缘所系:20世纪初厦门大学国学院的研究设想与学术传承[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经传方;;徽州办过国学院[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8期

    3 谢桃坊;;四川国学运动述评[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欧阳小红;国学院的发展及办学特色探析[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厦门大学

    相关作者

    >欧阳小红

    国学院的发展及办学特色探析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国学院的发展及办学特色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46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246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d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