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辜鸿铭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下对《论语》的译介与诠释

发布时间:2017-04-02 01:07

  本文关键词:辜鸿铭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下对《论语》的译介与诠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晚清国学大师辜鸿铭(Ku Hong-Ming)是清末民初向西方译介儒经的第一位中国人,他的译经活动打破了这一领域长期以来由西方传教士形成的垄断局面。晚清时期,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处于绝对弱势地位:一方面,中西文化输出严重失衡,西学的输入远大于东学的输出;其次,西方汉学研究发展不健全。辜鸿铭在当时众多倡导“西学东渐”的中国士人中独树一帜,在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主导下执著于宣扬“儒学救西论”,并将其思想付诸于其儒经英译、儒经西传的活动中,由此成为近代中国“东学西传”的先驱。 本文是比较文学方向下所作的翻译批评方面的研究。译介学作为比较文学学科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倾向于关注由译本所引发的源语国与译语国之间的沟通与影响。本论文选取辜鸿铭所译儒经中的一部——《论语》(英文名称为The Discourses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作为研究对象,文章将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探讨:译者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译者对《论语》中儒学核心概念的译介以及“归化”策略的选择。在儒经英译的过程中,辜鸿铭的文化保守主义观点得以逐步呈现,使我们能够正确认识他对《论语》的理解和翻译。 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从翻译的小文化背景,即译者出发,对译者文化保守主义思想观点的形成及其翻译《论语》的历史背景进行梳理与阐述。第二章从翻译目的出发,探究辜鸿铭对《论语》中核心儒学概念的整体认识及译介。第三章以译文文本为中心,具体分析辜鸿铭的“归化”翻译策略及其“东学西传”的文化用意。 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辜氏儒经英译活动是在其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主导下的必然选择。辜氏《论语》译本限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在中西文化交流严重失衡的情况下,采取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的“归化”翻译策略,从而有效地对孔子思想进行译介与传播,符合辜氏注重“寻求西方读者对儒学经义的认同”这一翻译目的。
【关键词】:辜鸿铭 文化保守主义 儒经英译 《论语》 The Discourses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H059;I046;I0-0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3
  • 一、选题意义8-10
  • 二、研究对象10-11
  • 三、研究方法11-13
  • 第一章、辜鸿铭其人及其翻译《论语》的历史与文化背景13-23
  • 第一节、辜鸿铭个人经历及教育背景13-17
  • 第二节、辜鸿铭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特质17-23
  • 第二章、辜鸿铭对《论语》核心概念“仁”、“礼”的诠释与译介23-35
  • 第一节、辜鸿铭儒经英译活动概述23-24
  • 第二节、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下“仁”与“礼”的再诠释24-35
  • 第三章、“归化”策略的选择及其文化用意35-44
  • 第一节、“归化”策略——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下的必然选择35-37
  • 第二节、西中格义37-41
  • 第三节、借西方思想家之言引证儒家思想的普适性41-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50
  • 附录50-52
  • 后记52-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开林;;辜鸿铭 语不惊人死不休[J];基础教育;2007年07期

2 张光茫;;爱羞辱洋人的辜鸿铭[J];文史博览;2011年08期

3 陈士葆;;真实辜鸿铭[J];山东教育;2011年Z2期

4 罗家伦;;回忆辜鸿铭先生[J];基础教育;2006年09期

5 孙建勇;;刘佩琦妙保戏份儿[J];意林(原创版);2011年08期

6 郝广丽;;论辜鸿铭儒家经典英译的动机及目的(英文)[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7 付兰梅;;“无我”的礼赞——辜鸿铭两性文化心理解析[J];名作欣赏;2011年20期

8 车欢欢;;辜译儒经之“讹”的翻译常式论透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5期

9 耿菊萍;;表层的文化保守主义与深层保守的现代性诉求——透过隐含作者看《马桥词典》的现代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10 姚刚;冯婕;;文化传播视角下辜鸿铭英译儒经的翻译策略[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隽如;;辜鸿铭的爱国主义思想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2 邱志红;;从辜鸿铭在北大任教始末看北大“英文门”时期的师生状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3 朱宝锋;;也谈译者的读者意识——以辜鸿铭及其《论语》英译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朱宝锋;;辜鸿铭翻译活动的多元系统阐释[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朱宝锋;;辜鸿铭的读者意识浅析——以辜氏《论语》英译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姜义华;;20世纪儒学在中国的重构(提纲)[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7 颜立水;;族谱是“三胞”寻根的凭据——兼谈寻根的体会[A];闽台谱牒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秦德君;张玲彤;;中国国民文化特性的分析模式[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9 傅红春;;经济的文化基因差异——十二位中国学者的中西比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10 李细珠;;试论戊戌—庚子政局变动中的张之洞[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国华;背诵、经典与文化保守主义[N];南方周末;2004年

2 许阳;辜鸿铭,高山仰止的翻译大师[N];中国审计报;2004年

3 李兴濂;“怪杰”辜鸿铭[N];本溪日报;2008年

4 陈良咨;为文化保守主义号脉[N];中国审计报;2003年

5 龚书铎;怪杰辜鸿铭[N];北京日报;2002年

6 史敏;历史和人的艺术再现[N];福建日报;2002年

7 苏明明;辜鸿铭的“春秋大义”[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胡伟希;辜鸿铭与《中国人的精神》[N];光明日报;2007年

9 刘东 李家春;从严辜之辩看跨文明对话[N];解放日报;2011年

10 刘克苏;孤鸿之鸣 一鸣惊人[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颖;辜鸿铭的政治心理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2 唐慧丽;“优雅的文明”:辜鸿铭的人文理想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吴争春;辜鸿铭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方厚升;辜鸿铭与德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杨剑锋;现代性视野中的陈三立[D];上海大学;2007年

7 王东波;《论语》英译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任晓兰;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D];南开大学;2009年

9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冰梅;冲突与融合:阿瑟·韦利的文化身份与《论语》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敏;论辜鸿铭文化保守主义[D];河北大学;2003年

2 史玉华;怪诞背后的真[D];湘潭大学;2002年

3 田长生;辜鸿铭保守主义文化观浅析[D];厦门大学;2007年

4 干萍;从意识形态角度看辜鸿铭的《论语》译本[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胡欣欣;辜鸿铭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下对《论语》的译介与诠释[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欧阳芳丽;翻译家辜鸿铭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贾晓珍;现代英国文化保守主义文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均杰;新文化分野:1920年代共产党人和文化保守主义者的争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晓辉;辜鸿铭与林语堂英译《论语》对比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章莉;后殖民视域下辜鸿铭的儒经英译[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辜鸿铭文化保守主义思想下对《论语》的译介与诠释,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81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6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