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杨树达文字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4 15:07

  本文关键词:杨树达文字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杨树达是20世纪初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他学贯中西,一生勤于治学,勤于著述,在语法学、修辞学、训诂学、语源学、文字学、文献学、甲骨金文学、考古学等领域均卓有建树。在上述各个领域,均有被公认为经典的著述存留于世。杨树达的学术渊源与治学思想既根植于清代的朴学传统,又受到西方语言学思想的影响,所以在其学术成果之中既可以看到扎实严谨的作风,又可以窥见其不拘一格的灵活思路与方法。在清代小学和现代汉语言文字学交替的时代,杨树达很好的发挥了桥梁的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对这位国学大师的丰厚学术成果还没有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其单方面的学术成果也挖掘得还不够透彻和全面。这与其学术地位是极不相称的。本文即以此为目的,全面系统地对杨树达在文字学方面的学术成就进行研究。 本文涉猎了杨树达相关文字学著述的全部成果,文中对杨树达文字学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其中包括对《说文解字》的研究、对甲骨文的研究和对金文的研究。杨树达《说文》研究方面包括“释语源”、“明初文”、“证明形声字声中有义”、“说明同义或义近之字其语源义亦相同或相近”、“证造字时有通借”、“申证许说”、“修正许说”等七个方面的内容;甲骨文研究包括“说字”和“考史”两个方面的内容;金文研究方面,本文阐发了“金文中的义训”、“借史事释字”、“借政治文化制度释字”和“金文中对字形的考释”四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杨树达治文字学的方法,本文按照传统的研究方法分为据形求证、据音求证和据义求证三个板块,分别对杨树达治《说文》、甲骨文和金文的方法进行研讨。 最后,还对杨树达在《说文》、甲骨文、金文研究等文字学方面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探源和追踪。 学术研究本就是学有所承且不断修正和开拓以启示后来学者的螺旋式上升活动,杨树达在这项活动中很好的体现了学术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杨树达 文字学 说文 甲骨文 金文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0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1 绪论9-16
  • 1.1 选题缘起9-10
  • 1.2 杨树达文字学研究的相关材料10-11
  • 1.3 相关研究综述11-13
  • 1.4 研究意义及目的13-14
  • 1.5 课题研究的范围14-16
  • 2 杨树达的学术之路16-19
  • 2.1 学术渊源与“师承问题”16
  • 2.2 个人思想与其学术的关系16-19
  • 3 杨树达的文字学研究内容19-130
  • 3.1 杨树达的《说文》研究19-101
  • 3.2 杨树达的甲骨文研究101-117
  • 3.3 杨树达的金文研究117-130
  • 4 杨树达治文字学的途径与方法130-187
  • 4.1 据形求证130-157
  • 4.2 据音求证157-167
  • 4.3 据义求证167-187
  • 5 杨树达文字学研究对前代研究的继承和发展187-218
  • 5.1 杨树达《说文》研究对前代研究的继承和发展187-204
  • 5.2 杨树达甲骨文研究对前代研究的继承和发展204-209
  • 5.3 杨树达金文研究对前代的继承和发展209-218
  • 6 结语218-224
  • 6.1 杨树达文字学研究的主要特点218-219
  • 6.2 杨树达文字学研究的主要成就219-221
  • 6.3 杨树达文字学研究的不足221-224
  • 致谢224-225
  • 参考文献225-233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23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子今;“肥瘠荣悴”[J];读书;2001年10期

2 马延炜;鲁颖;;杨树达先生与湖湘学术[J];船山学刊;2011年02期

3 崔白;;杨树达日记已收全[J];文献;1984年03期

4 卞仁海;;杨树达之训诂在古籍整理及辞书编纂中的应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王月婷;《积微居小学述林·造字时有通借证》商榷[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孙海林;孙琦;;杨树达生平及著作述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04期

7 卞仁海;;杨树达假借观笺识[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8 卞仁海;;杨树达训诂的学术背景[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容庚;;答杨树达先生书[J];考古;1935年01期

10 白吉庵;;杨树达传略[J];文献;198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

本文编号:285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85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4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