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试论中庸诗歌翻译观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4-09 11:17

  本文关键词:试论中庸诗歌翻译观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诗歌翻译研究是诗学、翻译学、美学和文化研究等领域的跨学科、跨文化研究。诗歌翻译的跨学科性和跨文化特征构成了诗歌翻译的复杂性和抗译性。诗歌翻译活动本身和诗歌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也因而充满了许多富有争议的论题,诸如直译和意译,形似和神似,忠实与创造,科学与艺术,归化与异化等。鉴于此,我们在吸收西方当代翻译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以中华思想资源中的中庸之道来审视诗歌翻译研究,以期为诗歌翻译研究寻找新的思路。 通过对中庸思想和翻译特性的考察,我们发现,中庸思想对于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诗歌翻译的间性特征和中庸思想主要观点的契合为我们将这一宝贵资源引入诗歌翻译领域提供了基础。 我们以中庸思想中的“诚”、“中和”等核心概念作为诗歌翻译的伦理和美学理论资源,以其“过犹不及”、“执两用中”的方法论理念作为诗歌翻译的策略和方法来源,同时结合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和文论,尝试构建了一个中庸的诗歌翻译理论框架。该框架以中庸思想为基础,从诗歌翻译的审美目标、译者的伦理规范、翻译策略的选择三个方面对诗歌翻译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中和美——诗歌翻译的审美目标。中庸思想中的“中和美”,或者“和谐美”正是充满矛盾和对立的诗歌翻译活动所追求的“美”的目标和境界;二、至诚至善——诗歌翻译的伦理依据。中庸之道作为儒家的伦理思想,“至诚至善”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就诗歌翻译而言,它要求译者遵循“诚信为本”的伦理规范,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原诗、诗人和读者;三、执中——诗歌翻译的策略追求。中庸作为方法论,指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过犹不及。这为我们处理诗歌翻译中诸多的矛盾和对立关系提供了策略和方法论的依据。 以上三者之间互为联系,不可分割,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原则到标准,再到方法,体现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和翻译活动的一般程式。三者共同构成中庸的诗歌翻译理论框架体系。 为验证这一理论框架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我们选取了唐代诗人王维的三首代表诗作《渭川田家》、《送元二使安西》、《终南别业》的多个英译本作为比读研究的对象。通过对上述三首诗共计21个英译本的比读研究发现,诗歌翻译的美学效果与译者的翻译伦理、即译者对相关他者的态度,和翻译策略的选择有密切关系。译者自觉不自觉地实践中庸的诗歌翻译观会获得相对突出的翻译美学效果,达到或接近“中和美”的境界;否则,就会在内容或者形式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误译、漏译甚至有意背离原诗的现象。 对王维三首代表诗作的多译本比读分析研究表明,以中庸作为思想武器,在中庸的诗歌翻译理论框架指导下,译者以“至诚至善”的态度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再现原诗美感的使命,采取灵活适度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误译和漏译,无限地逼近“中和美”的翻译境界,获得和谐的翻译效果,这在理论上是有据可依的,在实践上也是可行的。 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构建了中庸的诗歌翻译理论体系,为诗歌翻译理论和文学翻理论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基础;二、提出了“中和美”的中庸诗歌翻译美学观,为翻译美学建设提供了标准;三、提出了“至诚至善”的中庸诗歌翻译伦理观,为翻译伦理学建设提供了依据;四、提出了“执中”的中庸诗歌翻译策略和方法论,为诗歌翻译的策略和方法论提供了途径。 本文的应用价值如下:一、以中庸思想构建了中庸的诗歌翻译理论体系,为翻译学及其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二、对诗歌翻译实践活动有一定指导意义,为提高诗歌翻译的质量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促进中西思想文化交流和中国诗歌在世界上的传播;三、将中庸的思想引入到翻译领域,强调“执两用中”,有助于破除逻各斯中心主义非此即彼、唯一端是赖的弊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译学理论建设拓展了新的空间;四、将中庸的思想引入翻译领域,拓展了中庸作为实用哲学的应用领域,有助于弘扬国学。 中庸的诗歌翻译观为诗歌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我们破除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并能为诗歌翻译领域中的论争提供新的思路。这对于当下及今后的文学翻译实践及理论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的主要局限在于理论框架下的细化研究不足,这是作者今后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中庸 诗歌翻译 中和美 至诚至善 执中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H315.9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7
  • Abstract7-15
  • 第一章 破题:时代催生新译论15-31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5-22
  • 1.1.1 跨文化背景下的典籍英译与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意义15-17
  • 1.1.2 以中华传统哲学思想——中庸之道探讨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的当下意义17-22
  •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22-25
  • 1.2.1 研究目的22-24
  • 1.2.2 研究方法24-25
  • 1.2.2.1 逻辑推理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4-25
  • 1.2.2.2 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25
  • 1.3 研究对象25-27
  • 1.3.1 译本选择依据25-26
  • 1.3.2 译本选择范围26-27
  • 1.4 研究内容简介27-31
  • 1.4.1 第一章 破题27-28
  • 1.4.2 第二章 解题28-29
  • 1.4.3 第三章 正题29
  • 1.4.4 第四章 比读29-30
  • 1.4.5 第五章 结论30-31
  • 第二章 解题:中西合璧是方向31-64
  • 2.1 汉诗英译中的理论探索和论争——诗歌翻译中的二元对立31-41
  • 2.1.1 可译与不可译31-35
  • 2.1.2 直译与意译35-36
  • 2.1.3 形似与神似36-38
  • 2.1.4 忠实与创造38-39
  • 2.1.5 归化与异化39-41
  • 2.2 中庸思想及相关思想观照下的诗歌翻译41-56
  • 2.2.1 中庸之道41-42
  • 2.2.2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42-43
  • 2.2.3 佛家的中道义43-45
  • 2.2.4 一分为三论与天人合一45-48
  • 2.2.4.1 自然方面——人与天调46-47
  • 2.2.4.2 政治方面——惟天惠民47
  • 2.2.4.3 道德方面——圣人天德47-48
  • 2.2.5 海德格尔的"之间"与"诗意的栖居"48-52
  • 2.2.6 诗歌翻译的第三条道路52-56
  • 2.3 王维诗歌的英译及研究现状56-61
  • 2.3.1 王维诗歌的英译56-60
  • 2.3.2 王维诗歌英译研究60-61
  • 2.4 小结61-64
  • 第三章 正题:译诗之道在中庸64-121
  • 3.1 中庸之道64-75
  • 3.1.1 中庸题解64-68
  • 3.1.2 中庸要义68-75
  • 3.1.2.1 天命性道——天人合一68-70
  • 3.1.2.2 致中和70-71
  • 3.1.2.3 "至诚至善"71-73
  • 3.1.2.4 执两用中73-74
  • 3.1.2.5 中庸与折中主义74-75
  • 3.2 翻译的"间"性品质及将中庸思想引入诗歌翻译的理论意义75-85
  • 3.2.1 翻译的"间"性品质75-80
  • 3.2.2 将中庸思想引入诗歌翻译领域的理论意义80-85
  • 3.3 中庸诗歌翻译观的构建85-119
  • 3.3.1 中庸思想与诗歌翻译85-86
  • 3.3.2 至诚原则——诗歌翻译的伦理追求86-96
  • 3.3.2.1. 交往伦理与至诚原则86-91
  • 3.3.2.2. 目的论忠诚原则与中庸至诚原则91-92
  • 3.3.2.3. "以诗译诗"的诗学观照92-96
  • 3.3.2.4. "原汁原味"的文化观照96
  • 3.3.3 中和美——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审美标准96-105
  • 3.3.3.1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美学观照96-98
  • 3.3.3.2 "中和美"的哲学与美学基础98-100
  • 3.3.3.3 "中和"审美标准的特征100-104
  • 3.3.3.4 "中和"审美标准的实践意义104-105
  • 3.3.4 用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策略与方法105-119
  • 3.3.4.1 中庸——方法论的源泉105
  • 3.3.4.2 "达中"之径105-108
  • 3.3.4.3 灵活适度——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策略与方法108-119
  • 3.4 小结119-121
  • 第四章 比读:千帆竞渡译王维121-189
  • 4.1 王维生平与诗歌创作121-128
  • 4.1.1 王维生平121-122
  • 4.1.2 王维诗歌创作分类122-128
  • 4.1.2.1 山水田园诗122-123
  • 4.1.2.2 边塞诗123-124
  • 4.1.2.3 送别诗124-128
  • 4.2 王维诗的风格特点及对后世诗坛的影响128-133
  • 4.2.1 诗中有画——诗画美128-129
  • 4.2.2 诗中有禅——空灵美129-130
  • 4.2.3 天籁之音——音乐美130-132
  • 4.2.4 王维对后世诗坛的影响132-133
  • 4.3 中庸思想观照下的王维诗歌英译比较研究133-188
  • 4.3.1 中庸思想观照下的王维诗歌英译比较研究之一136-155
  • 4.3.1.1 原诗:《渭川田家》136-137
  • 4.3.1.2 原诗品鉴137
  • 4.3.1.3 译本比读研究137-155
  • 译文1 A Farm-house on the Wei River138
  • 译文2 Farm House on the Wei Stream138-139
  • 译文3 The Farm by the Wei River139
  • 译文4 Wei River Farm139-140
  • 译文5 Rural Scene by River Wei140
  • 译文6 Tillers by the Weichuan River140-155
  • 4.3.2 中庸思想观照下的王维诗歌英译比较研究之二155-169
  • 4.3.2.1 原诗:《送元二使安西》155
  • 4.3.2.2 原诗品鉴155-156
  • 4.3.2.3 译本比读研究156-169
  • 译文1 A SONG AT WEICHENG156-157
  • 译文2 Light rain is on the light dust157
  • 译文3 Farewell to Yuan the Second on His Mission to Anxi157
  • 译文4 Seeing Yuan Off on His Official Trip to Anxi157-158
  • 译文5 Seeing Yuan the Second Off on a Mission to Anxi158
  • 译文6 wei city song158
  • 译文7 To Yuan the Second When He Goes as an Envoy to Anxi158-159
  • 译文8 A Farewell Song159
  • 译文9 A Farewell Song159-169
  • 4.3.3 中庸思想观照下的王维诗歌英译比较研究之三169-188
  • 4.3.3.1 原诗:《终南别业》169-170
  • 4.3.3.2 原诗品鉴170-171
  • 4.3.3.3 译本比读研究171-188
  • 译文1 My Villa at Chungnan171
  • 译文2 Zhongnan Retreat171
  • 译文3 Villa on Chung-nan Mountain171-172
  • 译文4 My Retreat by the Zhongnan Mountains172
  • 译文5 On His South Mountain Villa172-173
  • 译文6 My Retreat in Mount Zhongnan173-188
  • 4.4 小结188-189
  • 第五章 结论:中庸译诗有潜力189-196
  • 5.1 主要结论189-192
  • 5.1.1 引言189
  • 5.1.2 理论框架的构建189-192
  • 5.1.3 译本比读研究192
  • 5.2 研究的价值192-193
  • 5.2.1 研究的创新性192-193
  • 5.2.2 研究的应用价值193
  • 5.3 研究的局限性193-196
  • 5.3.1 理论本身的局限性193-194
  • 5.3.2 译本选择方面的局限性194
  • 5.3.3 译本批评方面的局限性194-196
  • 参考文献196-207
  • 附录A 朱熹《中庸》章句集注全文并序207-224
  • 附录B 却顾所来径:诗路回望224-2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漆侠;儒家的中庸之道与佛家的中道义——兼评释智圆有关中庸中道义的论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罗小娟;;“中庸”、“中和”考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卓振英;汉诗英译中的“借形传神”及变通[J];福建外语;2002年01期

4 田传茂;丁青;;中国当代翻译诗学的主要流派[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1期

5 刘重德;试论翻译的原则[J];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1期

6 曲景毅;诗为禅客添花锦 禅是诗家切玉刀——略论禅与唐诗发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7 江忆文;语用等值在中国译学中[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4期

8 江枫;以似致信,形神兼备——卞之琳译诗的理论与实践[J];诗探索;2001年Z1期

9 郑海凌;;“得意忘言”与“得言忘意”[J];外国文学动态;2004年03期

10 孙致礼;文化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11期


  本文关键词:试论中庸诗歌翻译观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95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3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