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

发布时间:2017-04-09 01:23

  本文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史属史学范畴。“《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乃是严格依照史学研究的编年体例进行分期研究,乃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专门著作的研究进行史学考证、史学解读、史学评论、史学实践的系统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共分成前后相继的四个历史时期。 “绪论”主要以释义学的方法论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这个题目作诠释。《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1845年11月至1846年夏,清理其以往哲学良心而合著的一部著作;主要针对的是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流派;被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视界的奠基之作。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分期,根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笔者将我国《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史依次分成四个阶段,它们分别是“民国时期”(1930年4月—1949年9月)、“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1949年10月—1966年5月)、“遭受挫折时期”(1966年5月—1978年12月)、“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12月—今天)。以研究史体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的翻译、注释、介绍、解读、创新、实践的状况进行研究,明确了其研究的性质和特征,揭明了其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明朗了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晰了其研究的超越和创新。“民国时期”(1930年4月—1949年9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总体上尚处译介和解读性研究阶段。从总体上讲,虽然当时的政治界和学术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译介和解读的苏联教条模式的缺陷性已有所认知,但是依然囿于其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之内,没有历史地还原和再现马克思文本学的解读模式,更没有对其作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创新。期间,在中国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主要是恩格斯著作和苏联人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之作,而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视界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直到1930年以后才有高语罕、杨东莼和宁敦伍、荃麟等分别节译的部分段落;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有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章的节译本;也有一些富于学术敏感力的学者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了介绍和初步的研究。但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尚未被列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列,而是将其纳入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之中去对其作出解读和阐释。毛泽东思想作为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理论成果,实乃“以苏解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理论飞跃。从历史视域观之,应承认“以苏解马”的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两大时代主题的历史性意义,但“以苏解马”的高扬“斗争哲学”这一历史局限性,也造成我国在现实实践中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历史性的悲剧。 “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1949年10月—1966年5月)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译介工作由分散的、零碎的、无系统的状态,进入集中的、有组织的、有系统的状态。从总体上讲,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以苏解马”模式的进一步强化,使政治界和学术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翻译、解读和研究进一步教条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也无可奈何地搁浅了。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只是一种学习性领会,一种领会经典的精神、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应用,而尚未推进到真正的发掘性学术研究层面。这一时期在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示范效应下,中国人选择了以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著称的“斯大林版”马克思主义。以俄文第2版为母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全译本编译出版。长期以来该版本成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的主导版本。该版本对于普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积极意义功不可没,但由于将该版本定于一尊也导致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的滞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也是将其纳入苏联哲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体系和解读模式。这种解读模式起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通俗化、系统化和时代化的作用,却也因其把哲学的党性原则政治化,从而致使学术探讨变成政治声讨、学术批评变成政治批判、学术争鸣变成政治运动;这就不仅造成了学术领域的阶级斗争扩大化,而且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消极影响。“遭受挫折时期”(1966年5月—1978年12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总体上处于异化状态。十年“文革”期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被赋予了沉重的政治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德意志意识形态》版本被定于一尊,并且被节选入中国人自己选编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这也进一步拉开了与国外《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的距离。《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仅仅表现以“简要介绍”、“专题汇编”、“语录”等形式的学习性“研究”。这种学习性“研究”是与当时的群众性“学哲学用哲学”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其对于在广大工农群众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由于广大工农群众的基本哲学功底的欠缺,从而造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误读误解。因此这样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后文革”时期,伴随政治空气的松动,《德意志意识形态》不同版本始被译介到我国。由此,在带有“文革”意识痕迹的态势下,拉开了我国《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发掘性研究的序幕。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12月—今天),《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逐渐开始将文献学研究、文本解读和思想研究相结合,从而使研究真正从解读性研究提升到发掘性研究。从总体上讲,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真正开始了从“以苏解马”的教条模式到还原再现马克思文本学解读模式的历史性转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成果,具有中国人自主知识产权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模式也正在生成过程中。在翻译方面,多种《德意志意识形态》节译本或全译本问世:有巴纳发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章手稿片段中译本、根据新德文版编译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章《费尔巴哈》中译单行本、《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中译节选本、广松涉版《新编辑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中译本等等。在文献学研究方面:有文献目录学的研究,其对于确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意义重大;有文献考据学研究,着眼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费尔巴哈》章文稿结构的校正勘定、辑佚复原、翻译审校;有文献版本学研究,在澄清《德意志意识形态》版本来历、梳理版本历史、进行版本比较、作出版本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文本解读方面:《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模式发生转换,《费尔巴哈》章文本解读,由“以苏解马”到“以西解马”再到“以马解马”;对《圣布鲁诺》章的文本解读,重在解读布鲁诺自我意识批判哲学,领会对布鲁诺的批判是完成费尔巴哈批判的前提;对《圣麦克斯》章的文本解读,成为该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解读的焦点,解读者着眼于解读因现代性而导致价值虚无主义蔓延;在“普世价值”凌厉攻势下,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章的文本解读,将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解读的新的热点。在思想研究方面: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的逐渐深入,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研究已经走向成熟,从“以苏解马”模式到“以西解马”模式再到“以马解马”模式,中国人基本具有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自主话语权。也就是说,要以马克思本人的文本、要以历史的眼光、要以发展的视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作出与时俱进的发掘性研究。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全面系统地研究,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工程的建设,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史论析”,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的研究作了系统总结和深度反思,其展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把握,开始跳出“以苏解马”的框架,开始超越“以西解马”的局限,开始走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马解马”模式;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运思,从经验理性的阐发,到科学理性的传播,再到主体精神的弘扬,甚至是阶级斗争的高扬,在某种意义上讲,乃是传播现代精神和现代思维方式的启蒙运动;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实践,无论是学术的现实主义运动,还是哲学的大众化运动都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发挥到了极致,都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其揭示《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存在的不足。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把握,“以苏解马”曾使我们对之作出了简单化、贫乏化、教条化、僵化的解读,“以西解马”曾使我们对之作出了西方“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对立模式的解读,而“以马解马”模式对学院哲学的钟情,又使我们生发了对其现实性的担忧。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运思,从实用理性的复燃到斗争哲学的火红,从科学主义的误区到人本主义的陷阱,使我们认识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中,无论是反对封建化还是反对“全盘西化”都任重而道远。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实践,无论是哲学政治化的旧错,还是实践拜物教的新误,都使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对着现代性的悖论。而今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就要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共时性存在话语背景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作出前瞻。“国学复兴”的背景,使我们的研究更多的考虑的是二者的互补性;全球化的视野,使我们的研究更多的是在人与世界关系的层面作出解读;和谐社会的视域,使我们的研究更多的是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作出解读。总而言之,多视角的共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供了新视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造提供新境界。 “结语”在学理层面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的规律进行了总结,总结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对经典文献把握的基本规律,总结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的理论运思的基本规律,总结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的现实实践应用的基本规律。总而言之,《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历程中一步步走向成熟的。
【关键词】: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 研究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7
  • 第1章 绪论17-43
  • 1.1 《德意志意识形态》释义18-21
  • 1.2 “在中国”释义21-31
  • 1.2.1 第1 阶段:民国时期(1930 年4 月—1949 年9 月)22-24
  • 1.2.2 第2 阶段: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1949 年10 月—1966 年5 月)24-25
  • 1.2.3 第3 阶段:遭受挫折时期(1966 年5 月—1978 年12 月)25-27
  • 1.2.4 第4 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 年12 月—今天)27-31
  • 1.3 “研究史”释义31-43
  • 1.3.1 “研究史”的性质和特征32-34
  • 1.3.2 “研究史”的对象和方法34-37
  • 1.3.3 “研究史”的目的和意义37-38
  • 1.3.4 “研究史”的超越和创新38-43
  • 第2章 民国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译介和解读性研究起步阶段(1930 年4 月—1949 年9 月)43-98
  • 2.1 烽火岁月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译介和解读性研究的总体概貌43-48
  • 2.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毛泽东思想形成并走向成熟时期(1930 年4 月—1938 年10 月44-46
  • 2.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毛泽东思想成熟并继续发展时期(1938 年10 月—1949 年9 月46-48
  • 2.2 烽火岁月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译介状况48-68
  • 2.2.1 《唯物的见解和唯心的见解之对立》49-51
  • 2.2.2 《观念论的见解与唯物论的见解之对立》51-53
  • 2.2.3 《社会意识形态概说》53-54
  • 2.2.4 《德意志意识形态》54-58
  • 2.2.5 《德意志观念体系》58-62
  • 2.2.6 “名著精髓”62-65
  • 2.2.7 “简略评介”65-68
  • 2.3 烽火岁月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68-94
  • 2.3.1 郭沫若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68-71
  • 2.3.2 周建人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71-76
  • 2.3.3 吴恩裕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76-94
  • 2.3.3.1 《马克斯(今译为马克思)的政治思想》76-82
  • 2.3.3.2 《马克思的社会科学研究法》82-85
  • 2.3.3.3 《唯物史观的考证与解释》85-90
  • 2.3.3.4 《唯物史观精义》90-94
  • 2.4 短评94-98
  • 第3章 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德意志意识形态》译介全面展开、解读性研究成长阶段(1949 年10 月—1966 年5 月)98-153
  • 3.1 激情岁月中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译介和解读性研究的总体概貌98-107
  • 3.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时期(1949 年10 月— #1956年底)99-103
  • 3.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 年底—1966 年5 月)103-107
  • 3.2 燃烧岁月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翻译状况107-115
  • 3.2.1 《论边沁和功利主义》和《论康德和政治的自由主义》107-109
  • 3.2.2 《评“真正社会主义”》109-111
  • 3.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111-115
  • 3.3 火红年代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115-149
  • 3.3.1 唯物史观基本问题研究117-122
  • 3.3.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研究122-126
  • 3.3.3 分工问题研究126-130
  • 3.3.4 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研究130-134
  • 3.3.5 “普遍性形式”问题研究134-140
  • 3.3.6 实践问题研究140-144
  • 3.3.7 “真正的社会主义”问题研究144-149
  • 3.4 短评149-153
  • 第4章 遭受挫折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在异化缝隙中的缓进阶段(1966 年5月— #1978年12 月)153-183
  • 4.1 异化缝隙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和研究总体概貌153-159
  • 4.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十年内乱”时期(1966 年5 月—1976 年10 月)154-157
  • 4.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后文革”时期(1976 年10 月—1978 年12 月)157-159
  • 4.2 异化缝隙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翻译状况159-163
  • 4.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59-161
  • 4.2.2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 卷手稿片段》161-163
  • 4.3 “文革”时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状况163-175
  • 4.3.1 “简要介绍”163-169
  • 4.3.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简要介绍》164-166
  • 4.3.1.2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简介》166-169
  • 4.3.2 “专题汇编”169-173
  • 4.3.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育文选》170-171
  • 4.3.2.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文艺论著选读》171-173
  • 4.3.3 “语录”173-175
  • 4.4 “后文革”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状况175-180
  • 4.4.1 按劳分配理论研究175-178
  • 4.4.2 “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178-180
  • 4.5 短评180-183
  • 第5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发掘性研究阶段(1978 年12 月—今天)183-259
  • 5.1 新课题新挑战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发掘性研究的总体概貌183-196
  • 5.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邓小平理论时期(1978 年12 月—2000 年2 月)184-189
  • 5.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三个代表”时期(2000 年2 月—2003 年4 月)189-192
  • 5.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科学发展观时期(2003 年4 月—今天)192-196
  • 5.2 文献学研究196-213
  • 5.2.1 文献目录学研究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197-200
  • 5.2.2 文献考据学的研究200-205
  • 5.2.3 文献版本学的研究205-213
  • 5.3 文本解读213-230
  • 5.3.1 《费尔巴哈》章的文本解读214-217
  • 5.3.2 《圣布鲁诺》章的文本解读217-221
  • 5.3.3 《圣麦克斯》章的文本解读221-226
  • 5.3.4 《真正的社会主义》卷的文本解读226-230
  • 5.4 思想研究230-256
  • 5.4.1 意识形态理论研究231-235
  • 5.4.2 人学理论研究235-240
  • 5.4.3 异化理论研究240-246
  • 5.4.4 世界历史理论研究246-251
  • 5.4.5 交往理论研究251-256
  • 5.5 短评256-259
  • 第6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史论析259-294
  • 6.1 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259-271
  • 6.1.1 文献把握方面259-263
  • 6.1.1.1 “以苏解马”模式的历史进步性260-261
  • 6.1.1.2 “以西解马”模式的启迪性261
  • 6.1.1.3 “以马解马”模式的创新性261-263
  • 6.1.2 理论运思方面263-267
  • 6.1.2.1 经验理性的阐发263-264
  • 6.1.2.2 阶级斗争的高扬264-265
  • 6.1.2.3 科学理性的启蒙265-266
  • 6.1.2.4 主体精神的传播266-267
  • 6.1.3 实践诠释方面267-271
  • 6.1.3.1 学术的现实主义运动268-269
  • 6.1.3.2 哲学的大众化运动269-270
  • 6.1.3.3 现代性的建构270-271
  • 6.2 研究中所存在的缺陷不足271-284
  • 6.2.1 文献把握方面272-275
  • 6.2.1.1 “以苏解马”模式的历史局限性272-273
  • 6.2.1.2 “以西解马”模式的偏向性273-274
  • 6.2.1.3 “以马解马”模式的缺陷性274-275
  • 6.2.2 理论运思方面275-280
  • 6.2.2.1 实用理性的复燃276-277
  • 6.2.2.2 斗争哲学的火红277-278
  • 6.2.2.3 科学主义的误区278-279
  • 6.2.2.4 人本主义的陷阱279-280
  • 6.2.3 实践诠释方面280-284
  • 6.2.3.1 哲学的政治化281-282
  • 6.2.3.2 实践的拜物教282-283
  • 6.2.3.3 现代性的悖论283-284
  • 6.3 研究中的发展前景展望284-294
  • 6.3.1 双重超越的综合创新284-286
  • 6.3.2 “国学复兴”背景下展望286-288
  • 6.3.3 全球化视野下展望288-289
  • 6.3.4 和谐社会视域下展望289-291
  • 6.3.5 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共时性存在境遇下展望291-294
  • 结语294-299
  • 参考文献Ⅰ:《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主要论著目录299-329
  • 第1阶段:解放前期(1930 年4 月—1949 年9 月)299
  • 第1部分:中文著作299
  • 第2部分:期刊论文299
  • 第2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1949 年10 月—1966 年5 月)299-306
  • 第1部分:中文著作299-300
  • 第2部分:期刊论文300-306
  • 第3阶段:遭受挫折时期(1966 年5 月—1978 年11 月)306-308
  • 第1部分:中文著作306-307
  • 第2部分:期刊论文307-308
  • 第4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 年12 月—今天)308-329
  • 第1部分:中文著作308-311
  • 第2部分:期刊论文311-328
  • 第3部分:硕博论文328-329
  • 参考文献Ⅱ:《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国外研究主要论著目录329-337
  • 第1部分:中文译著329-333
  • 第2部分:外文原著333-337
  • 致谢337-339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339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少明;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晓婧;中文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编译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94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5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