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从吴宓日记看吴宓的小说创作情结

发布时间:2017-04-13 22:11

  本文关键词:从吴宓日记看吴宓的小说创作情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国教授吴宓,20世纪90年代再次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他的日记、年谱陆续被整理出版,关于他的文化观、教育观、比较文学、文学观、人格特征及敬业精神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相继问世。目前学界对吴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吴宓与比较文学、与《学衡》的关系、吴宓的文化观、人格特征、民国教授生活、创立国学院等若干问题上,而对吴宓自少年就博览小说、立志创作小说的情结鲜有涉及。本文主要从吴宓为何写小说、创作小说的几个阶段、为何最终搁笔三部分勾勒出吴宓的小说大体思想基础、理论积淀、人物设置和情节发展等,并提出笔者对吴宓小说创作情结的一些总体思考。吴宓作为一代大师,精通国学、学贯中西,对其创作小说这种现代感极强的文学形式的研究,可以立体地展现吴宓的各个文学层面的造诣,明晰地勾勒出一代大师的博雅风范;另一方面,小说创作贯穿吴宓教授的人生最重要的青少年和中年时代,从小说创作的起起落落,可以窥探出吴宓教授的创作历程、思维脉络、人格特征,甚至品评个人事业生活成败缘由。总之,吴宓小说创作情结的研究进一步肯定了吴宓对近代文学做出的贡献,也拓宽了对吴宓思想文化研究的领域。
【关键词】:吴宓 吴宓日记 小说创作 情结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一、绪论9-13
  •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9
  • 2、吴宓研究的现状9-11
  • 3、研究内容和方法11-13
  • 二、吴宓为何写小说13-25
  • 1、学贯中西的文学涵养——文化归因13-19
  • 1.1 青少年求学路径图13-17
  • 1.2 青中年执教履历表17-19
  • 2、多情热烈的感情波折——个人经历19-22
  • 3、作者自励和亲友劝勉——直接原因22-25
  • 3.1 作者自励22-23
  • 3.2 亲友劝勉23-25
  • 三、吴宓写小说的几个阶段25-37
  • 1、尝试和初步构思阶段25-26
  • 2、积累素材阶段26-29
  • 3、汲取经典阶段29-30
  • 4、吴宓的小说创作理论形成阶段30-31
  • 5、角色爱情观和哲学观奠定阶段31-33
  • 5.1 爱情中性与情的看法31-32
  • 5.2 佛学思想与柏拉图哲学32
  • 5.3 新人文主义的观点32-33
  • 6、《新旧因缘》的大致线索确定阶段33-34
  • 7、《新旧因缘》结局的猜想阶段34-37
  • 四、吴宓小说为何搁笔37-47
  • 1、无家国安宁——大时代政治背景37-38
  • 1.1 战事频繁、时局动荡37
  • 1.2 忧国忧民忧文明37-38
  • 2、无持续动力——小生活频繁动荡38-42
  • 2.1 学校人事繁杂38-40
  • 2.2 研究、疾病所累40-41
  • 2.3 经济捉襟见肘41-42
  • 3、性格太率真——犯糊涂和放不开42-44
  • 3.1 大事犯糊涂42-43
  • 3.2 小事放不开43-44
  • 3.3 心态不稳定44
  • 4、小说观苛刻——目标远大难企及44-47
  • 4.1 宏大的小说观44-45
  • 4.2 生疏的“工具箱”45-47
  • 五、结语47-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傅宏星;;从《五十生日诗》看吴宓的悲剧人生[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李建中;试论《学衡》诸子的文化模式与历史命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3 刘明华;吴宓教育年谱[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从吴宓日记看吴宓的小说创作情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04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2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