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国学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发布时间:2017-06-19 00:01

  本文关键词:国学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核心,蕴涵了包括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积极探求个体存在价值和追求自由逍遥的人生境界等丰厚的生命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大学国学教育因此为青年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成为高校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改进大学生生命观的偏颇,促成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养成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作者单位】: 攀枝花学院发展规划处;
【关键词】生命教育 国学教育 生命 生存价值 人生境界
【基金】:攀枝花学院“国学教育”创新团队课题“精深的思想”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L2013TD01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学校生命教育重在通过对生命本质和存在价值的探讨,引导学生发现生命、认识生命、热爱生命、创造生命,形成积极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观;并将对生命的关照和珍爱融入到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实现之中,促进和谐人格的养成,最终实现生命的和谐发展。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晓江;;生命教育教学方法初探[J];昆明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征汉年;刘玲;;习惯权利基本问题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4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6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裴娣娜;柯爱红;朱克美;;生命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中国德育;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川;;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J];辽宁教育;2006年06期

2 张文质;;注重真实 追求美好——在全国生命教育实验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节选)[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6年10期

3 陈琦;;在欣赏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24期

4 冯建军;;中小学生命教育及其课程设计[J];中国德育;2007年12期

5 李水云;朱克美;;生命教育一次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用微笑面对生活》课程设计与实施[J];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04期

6 胡红;;学校:放飞生命的绿洲——江苏省常州市中小学生命教育实践与反思[J];中国德育;2008年03期

7 伍红燕;;论生命教育的时效性[J];教育前沿(理论版);2008年10期

8 左克友;;让生命教育走进语文课堂[J];语文教学之友;2008年10期

9 叶雷;;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J];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23期

10 冯建军;;中学生命教育教材内容的比较[J];中小学校长;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立群;张莉;王荔;;由大学生自杀谈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的生命教育[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季丹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黄薇;;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实施途径初探[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唐华;;大学生生命教育及实践模式的建构[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吴光;;简论国学的内涵及其学术定位[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6 钱淼华;;生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宋宝安;蒲新微;;当代社会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与生存价值[A];2010第二届中国老年保健(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10年

8 顾志红;;新课程视角下的生命教育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顾志红;;新课程视角下的生命教育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10 贾p,

本文编号:4610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4610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3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