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梁启超谈国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3 01:22

  本文关键词:梁启超谈国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梁启超 国学研究 治学态度与研究精神 研究能力


【摘要】:梁启超早在1902年就明确提出"国学"一词。他高度评价传统学术思想,为推动国学研究、发展传统学术作出了重要贡献。梁启超就国学研究的内容、学术研究的科学态度与研究精神、研究能力与研究习惯的培养等问题发表了富有价值的意见,这些对于今天的国学研究仍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五邑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梁启超 国学研究 治学态度与研究精神 研究能力
【分类号】:K207.8;K825.81
【正文快照】: 《文学遗产》2009年第6期发表连燕堂《梁启超对于国学研究的开创性贡献》一文,该文主要是从20世纪初国学观念的产生、概念的界定与梁启超的国学观角度,肯定梁启超对国学研究的开创性贡献。作者认为梁启超是提出国学概念最早和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阐述了梁前期基于新民的启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井刚;论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的科学精神[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詹杭伦;;国学的学科定位问题探索[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何爱国;;第三次国学浪潮:复古还是复兴[J];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07期

4 邓小军;国学研究的态度与意义[J];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02期

5 纪宝成;;重估国学的价值[J];理论参考;2007年07期

6 ;梁启超先生书信手稿捐赠仪式在北京举行[J];历史档案;1997年03期

7 朱邦芳;;国学研究院举办《中华文明史》(第二、三卷)英文译稿研讨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王春南;;胡适、梁启超开出的国学入门书目[J];人民论坛;2006年05期

9 李庆本;;国学研究的跨文化理念与方法[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周业兵;;国学研究论坛[J];学术界;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金良;;关于国学研究的若干思考[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大庆 庄建;梁启超陈寅恪风貌再现[N];光明日报;2010年

2 任国征;台湾的国学学术机构的启示[N];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田晓玲;首次颁发中国学研究贡献奖[N];文汇报;2010年

4 王迎;深化国学研究 弘扬传统文化[N];人民日报;2008年

5 陈代湘;妙笔生花启超名噪 牛刀初试太炎遭嫉[N];光明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湘君;中国学研究任重道远[N];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俞晓群;处则充栋宇 出则汗牛马[N];辽宁日报;2007年

8 袁新文 郭春梅;当国学穿上“博客”时装[N];人民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舒晋瑜;季羡林的国学观[N];中华读书报;2010年

10 吴根友 张三夕 钱建强;国学为现代化提供深厚的思想资源[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平;魏斐德与他的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李健胜;《论语》与现代中国[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镇国;20世纪中国通史编撰史导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魏衍华;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纂的成就与特征[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3 胡安武;《史记》列传合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忠;《礼记质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鹏;《四部正讹》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冯妍;弗朗索瓦·于连汉学研究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娟红;吴宓与清华国学研究院[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裕立;《亚洲研究杂志》中的中国学研究(1980-2005)[D];吉林大学;2011年

9 郑良旭;费正清的“中国观”研究(1929-1991)[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米姝利;从传承到转变:费正清与孔飞力的中国近代史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12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612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c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