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小学生国学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杭州市的小学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03 02:04

  本文关键词:小学生国学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杭州市的小学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小学生 国学 传统文化 教育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国学热"兴起,调研者通过对杭州市小学生和家长的抽样调查访问搜集数据信息,得出有关杭州市小学生"国学热"现状的六项调查研究结果,并针对在"国学热"背景下,教育界、家长以及小学生应如何正确对待国学以及国学热问题提出观点。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
【关键词】小学生 国学 传统文化 教育
【分类号】:G122
【正文快照】: 一、引言何为“国学”?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国学”尚未做出确切统一的界定。广义上普遍认为“国学”指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包括古代诸子百家之说(以儒学为主流)、文学、艺术、科学、史学等多方面。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国学热”兴起,小学生成为“国学热”的主要参与者之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现代化维度的国学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1期

2 刘卉;;源远流长:从国学热透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J];科技资讯;2008年05期

3 宋立林;崔海鹰;;导学之良师 登阶之益友——读《国学新读本》丛书[J];孔子研究;2008年06期

4 张鸣;;靠“国学振国威”很离谱[J];共产党员;2009年23期

5 ;钱文忠担心国学虚热会让人们头脑发昏[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02期

6 徐杰舜;梁枢;郑杭生;叶舒宪;徐新建;彭兆荣;陆益龙;林敏霞;叶荫茵;石甜;韦小鹏;;原生态文化与中国传统[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张凤铸;读图时代应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J];现代传播;2005年05期

8 廖平;;浅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31期

9 刘成明;;传统美德教育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J];经营管理者;2009年10期

10 谢敏;李春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探析[J];文学教育(上);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佳;;传统文化与社区先进文化建设[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2 缪品枚;;畲族与闽东传统文化[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3 陈沛沛;杨枝青;杨杏林;张晶滢;肖芸;苏丽娜;;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思想造就了“海派中医”[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冯敏;;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与改革[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5 田峰;;传统文化与晋江文化的现代化[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孙媛媛;张小平;;谈色生“辉”——论中国五色的象征意义[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金英;;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变迁——以安顺屯堡文化为例[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韦英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学良;;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初探[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王东阳;高申春;;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意义[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磊;别让国学变成百年老妖[N];工人日报;2007年

2 王龙;“国学”背后的历史重负[N];今日信息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海洋 王玉珏;“国学热”:在传统文化中追寻精神家园[N];经济参考报;2007年

4 杨波;国学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寻根之旅?[N];解放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袁祺;“国学”成时尚未必是国学之福[N];文汇报;2007年

6 袁跃兴;谨防“国学热”变味[N];光明日报;2007年

7 洪兆惠;国学传承的精神动力[N];辽宁日报;2006年

8 郭立场;让国学实现价值回归[N];中国改革报;2008年

9 毛建国;“暴利国学”是对国学精神的背叛[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张倩倩 戴劲松;“天价”国学班 几多含金量[N];中国改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金圣角;美中社会日常生活文化比较[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田彤;转型期文化学的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赵德光;现代化进程中云南石林阿诗玛文化的转型与重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东e,

本文编号:612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612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8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