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中国纽扣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3 22:30

  本文关键词:中国纽扣文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纽扣文化 服装辅料 装饰 时尚 纽扣功能


【摘要】:中国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几千年的发展和朝代更迭中,沉淀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衣食住行,衣为首,从进化论来看,服装是我们走出自然界最显明的标志之一,而对于个人来说,服装亦是我们自身遮羞保暖和展现自我的最直接的渠道之一。在中国,服装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服饰文化中起着关键链接作用和视觉点睛之笔的纽扣,经过历史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这个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在现代生活中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而它在服饰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又显得那么的不可或缺。“2007年11月19日《印度时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改变世界的50项发明’的文章,总结了从远古至今50项改变着世界的作用最大的人类发明创造物,其中第八条就是纽扣的创造。”①最初的纽扣是怎么样产生的,中国对纽扣的使用到底有多久,最初纽扣的功能和现在又什么不同,它的形态,连接方式与服装文化之间有着什么样的情愫,中国纽扣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国学精髓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而对纽扣色彩、大小、形态、材质、图案的选择有着什么样的讲究,而除了其基本的作用之外,它是否还有着其他的象征和寓意等等,这些都有待我们去考察和梳理。本文将从中国主流文化入手,通过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和品评中国的纽扣文化艺术。通过收集分析和比较各类历史的和现代的有关纽扣及其相关信息的文献资料,走访服装辅料市场并亲自观察和感受各种各样的纽扣所传达给人的不同的文化气息和询问服装相关生产经营者对纽扣的认识与感知,并通过自身对不同纽扣在相同服装上的各种搭配带给人不同感受的对比实验,来对中国纽扣的历史渊源、文化特征、形态演变、色彩搭配以及造型设计和寓意象征等方面进行研究。文章主要从五个大的方面来论述:第一部分交代研究的缘起以及各界在本领域的研究情况,并点出了本论文的创新、不足之处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讲的是中国纽扣文化的历史起源,包括各国使用纽扣的简况及中国使用纽扣的历史,着重分析了纽扣文化与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意识形态及社会特征之间的联系与交融;第三部分从美学角度看中国纽扣,包括对纽扣造型、纹样、材质、色彩及排列方式等的探讨;第四部分论述了中国纽扣各个元素与服装搭配的情感传达;最后一部分对纽扣未来的走向进行思考,包括论述纽扣功能的转变,拉链的产生和发展,未来纽扣形态及材质的设想,以及对未来纽扣行业市场走向进行预估分析。通过对中国纽扣文化的全面分析,我们了解到:宋元时期,纽扣被广泛使用。纽扣的形态从最初的系带、革带到带钩、带扣、搭扣、套环扣、套扣,再到扣结和现代意义的纽扣,它是随着历史朝代的更迭而变化,成为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纽扣的作用也是从最初的缝合衣物,防寒保暖,到集精美图案,独特造型,简便文字,反映服装发展潮流和人们审美观于一体的装饰艺术,再到一种反映民族信仰,阶级身份,社会礼仪,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力的装饰媒介。中国纽扣文化博大精深,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中国国学一脉相承。而从人类研究的学科门类来说,它更是集生理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美学与社会学于一身的艺术门类。在中国的纽扣文化中,包含了历史、审美、人类智慧等等,它是一种审美和民族文化及社会面貌象征的体现。透过对中国纽扣文化的全面的研究,使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的服装及纽扣文化,这些研究结论对于研究先民的生活及其当时的社会状态极具价值,纽扣装饰纹样应用在现代设计当中,能使艺术创作作品带有更强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全面的认识、挖掘和整理、总结中国纽扣文化具有学术价值,对认识中国文化及更好的传承与发扬中国文化具有较大的影响。另外,研究其历史和发展状况对服装纽扣行业具有实际的意义。
【关键词】:纽扣文化 服装辅料 装饰 时尚 纽扣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S941.12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4
  • 绪论14-22
  • 一、研究缘起16-17
  • 二、文献综述17-20
  • (一)文献检索总体情况18-19
  • (二)学界对“纽扣文化”报道和研究概况19-20
  • 三、研究内容、创新之处与不足20-22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20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20-21
  • (三)研究方法21-22
  • 第一章 中国纽扣文化历史起源的点与滴22-32
  • 1-1 中西纽扣文化浅谈22-23
  • 1-2 中国古代使用纽扣的历史23-26
  • 1-3 中国纽扣文化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26-32
  • 1-3-1 意识形态与艺术创作26-27
  • 1-3-2 远古中华服饰文明的晨曦27-28
  • 1-3-3 古代传统儒家思想意识形态下中国纽扣文化的发展28-30
  • 1-3-4 近代文艺思潮与中国纽扣文化30-31
  • 1-3-5 现代百花齐放的中国纽扣31-32
  • 第二章 美学角度看中国纽扣32-56
  • 2-1 中国纽扣造型初探32-42
  • 2-1-1 中国纽扣形态演变与风格界定32-39
  • 2-1-2 纽扣造型与材料39-42
  • 2-2 中国纽扣纹样的表达42-46
  • 2-2-1 中国纽扣纹样及其象征意义42-45
  • 2-2-2 纽扣纹样与材质45-46
  • 2-3 中国纽扣在服装上的构成法则46-49
  • 2-3-1 以纽扣为点的视觉表现46-47
  • 2-3-2 纽扣的线性表达47-48
  • 2-3-3 由纽扣排列成面的装饰视觉美感48-49
  • 2-4 纽扣的材质语言49-53
  • 2-4-1 纽扣的材质类型49-52
  • 2-4-2 反映社会生产力的纽扣材质语言52-53
  • 2-5 色彩斑斓的中国纽扣53-56
  • 2-5-1 中国纽扣的色彩世界53-54
  • 2-5-2 纽扣与服装色彩搭配的特点54-56
  • 第三章 中国纽扣与服装搭配的情感传达56-61
  • 3-1 纽扣造型与服装配合56-57
  • 3-2 纽扣纹样和服装57
  • 3-3 中国纽扣构成法则和服装的结合57-58
  • 3-4 纽扣与服装搭配的质感倾向58-59
  • 3-5 纽扣与服装色彩搭配的情感表达59-61
  • 第四章 中国纽扣文化未来发展走向思考61-70
  • 4-1 纽扣功能性的转变61-62
  • 4-2 由传统走向现代产生的拉链62-64
  • 4-3 未来纽扣形式与材质的设想64-68
  • 4-4 纽扣行业市场形势走向68-70
  • 结语70-72
  • 参考文献72-74
  • 致谢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成;;唯物辩证法视角下的先进文化建设[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张莉;马崇启;;服饰的流行与文化价值观[J];天津纺织科技;2006年04期

3 赵红梅;王萍;;如何理解跨国文化交际的重要性[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张莉,马崇启;服饰的流行与文化价值观[J];国际纺织导报;2005年02期

5 周辉;梁惠娥;;试论服装品牌文化塑造[J];江苏纺织;2006年08期

6 张莉,马崇启;服饰的流行与文化价值观[J];纺织科技进展;2005年02期

7 胡桂绵;;优秀企业的文化支点[J];印刷经理人;2009年06期

8 聂幼华;没有硝烟的战场之买卖“文化”的力量[J];中外食品;2002年04期

9 吴荣光;吴兵;;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与区域科技创新的辩证关系研究[J];党史博采(理论);2013年01期

10 姚昆遗;;文化生态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维系[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风平;;区域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2 李翠玉;文洪朝;;市场经济视角下的文化建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3 杨福泉;;再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危机——以云南省为例[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俞岚;;浅论领导在工商文化建设中的作用[A];浙江工商行政管理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作清;;黑龙江文化的发展、特点与创新[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6 张鑫;;黑龙江精神文化初探[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7 陈易洲;邹聪顺;;漳州文化特征浅析——兼谈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杨宜勇;董进修;;澳门文化产业前景与定位分析[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张华;郑长兴;;研究所文化建设刍议[A];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九辑[C];2002年

10 张守智;;民博会——长春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品牌[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若风;机遇:“文化产业”写入中央文件[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张小明;用传统文化缔造品牌文化辉煌[N];市场报;2003年

3 穆益斌;我们期盼和追求怎样的律师文化[N];法制日报;2006年

4 柳鸿斌;重构现代区域文化 增强九江发展动力[N];九江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单红;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以一种全新的方式[N];无锡日报;2007年

6 本版编辑 易家言 柏文学 金海燕;“洗脚文化”之争争什么[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孙晓林;推进廉政文化建设[N];吉林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谢颖;中国文化产业在改革开放中前进腾飞[N];人民政协报;2008年

9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 冯洪波;实施五大战略 抓好五个一批 为建设和谐邯郸、魅力邯郸、创新邯郸做出积极贡献[N];邯郸日报;2009年

10 中国政法大学 常绍舜;浅谈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心主义特征[N];人民政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平聚;深圳创新文化系统的形成与演变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2 杨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允熠;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D];南开大学;1997年

5 王云芳;迁徒流变中的文化传统:境外鲁籍作家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刘艺;镜与中国传统文化[D];四川大学;2002年

7 周桂君;现代性语境下跨文化作家的创伤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逸宁;江南都市文化源流及先秦至六朝发展阶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星;楚文化语境中的道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邓春梅;水田人民俗文化传播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姜康;云南傣族、白族龙舟(船)制作文化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5年

4 潘晓磊;甘肃省县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刘胜男;论英国保守主义政治文化对其政治制度的塑造[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亚威;20世纪50-70年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叙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朱虹;主题空间的表达与文化符号的提炼[D];上海大学;2015年

8 何虎;文化、语言与颜色认知的关系:蒙古族与汉族大学生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倩;稷山高台花鼓的艺术特征及传承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10 张明轩;语用学视角下的李安电影及其所反映的跨文化交际现象[D];山西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69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669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c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