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历史嬗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00:34

  本文关键词: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历史嬗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晚清民国时期 中小学 国学教育 公民教育 国语教育


【摘要】:国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民族精神的载体,是文化之根、民族之魂,国学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教育文化及近代社会变迁的影响,中国教育开启了近代化历程,传统国学教育成为了变革的对象和内容。而中小学国学教育经历了晚清和民国两个时期不同历史阶段的嬗动也发生了重要改革,传统的修身教育演变为公民教育,读经讲经转变为国文、国语教育。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讲读背诵转变为“儿童本位”的形象化教育形式。晚清,以洋务派为代表的改革派,面对晚清传统国学教育的危机,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改革策略。“中”即“中学”,实际上就是指中国传统文化。西则是指“西学”即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中体西用”改革策略的提出,表明洋务派已感知传统国学教育的危机,并试图以固守传统,模仿改良的方式解决危机。而清政府则于清末厉行“新政”改革,虽然依然奉行固守传统、模仿改良的“中体西用”指导原则,但已尝试以西学教育模式改革传统国学教育。废除科举制,建构了包括中小学在内的近代学制,将教育的近代化改革扩展至基础教育层面;中小学实行分科教育,中国教育史上国学教育首次被课程化,被分设为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历史、地理等科目。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儿童国学教育虽然失去了传统的综合教育模式,但通过不同的国学教育科目被继续传承。民国初期,基于“国体初更,百事务新”的思想倾向,各种西方教育思潮,尤其是欧美教育思潮开始逐渐深入影响中国近代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在中小学教育领域,随着民国政府宣布清朝学部所颁行的教科书一律禁用,小学读经科一律废止等激进改革措施的出台,中小学国学教育由固守传统、模仿改良,迅速转向摒弃传统、激进转型。修身教育转变为公民道德教育,国文教育取代读经讲经,中小学国学教育发生了实质性变革。1915年至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了近现代教育的新进程,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实用主义教育思潮迎合了中国教育变革的现实需求并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小学国学教育强调以儿童兴趣、儿童社会生活、儿童活动为中心,公民科取代修身科,国文科演变为国语科并成为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核心。抗战前的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政府为了加强对教育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在三民主义教育宗旨指导下,国民道德教育成为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主旋律。公民教育强调国民道德观念的培育和行为的养成,强调培养儿童互助团结的精神,养成儿童爱国爱群观念;国民道德教育也成为了中小学国语教育的核心内容,“孙中山先生的故事”、“中华”、“游中山陵记”、“黄花冈”、“游泰山记”、“林则徐”、“孔庙和孔林”等成为了这一时期中小学国语课本中普遍的内容。抗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加强教育的统一管理与控制,确立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宗旨,并制定了“三育并进;文武合一;教育目的与政治目的一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以及以科学方法整理发扬我国固有文化之精粹,以立民族自信”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的调整反映了国民政府在民族危机和国内政权危机的特殊时期,尤其注重突出加强中小学的政治教育、民族意识和精神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政治教育、民族意识和精神教育及传统文化教育成为这一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基于战时的特殊状况,着重强调抗战、民族精神教育以及教育与根据地建设实践相结合,中小学国学教育形式生动活泼,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等儿童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内容与根据地抗日和生产、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突出抗日教育和生产劳动、生活等实践教育。同时,基于抗战的需要,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国学教育也将传播革命真理,激发中小学民族、爱国意识和人民革命的情怀放在重要地位,呈现教育性与实践性、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特征。
【关键词】:晚清民国时期 中小学 国学教育 公民教育 国语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5
  • 第1章 绪论15-39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15-21
  • 1.1.1 选题缘由15-18
  • 1.1.2 研究意义18-21
  • 1.2 概念界定21-23
  • 1.2.1 国学21-22
  • 1.2.2 国学教育22
  • 1.2.3 中小学国学教育22-23
  • 1.2.4 晚清民国23
  • 1.3 研究现状23-32
  • 1.3.1 晚清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23-25
  • 1.3.2 晚清民国中小学课程研究25-27
  • 1.3.3 晚清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研究27-28
  • 1.3.4 晚清民国中小学国语科课程研究28-29
  • 1.3.5 晚清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研究29-31
  • 1.3.6 晚清民国中小学国学教育个案研究31-32
  • 1.4 研究方法32-33
  • 1.4.1 文献分析法32-33
  • 1.4.2 历史研究法33
  • 1.4.3 个案分析法33
  • 1.5 研究思路33-37
  • 1.5.1 目标预设33-34
  • 1.5.2 视角选择34
  • 1.5.3 思路设计34-35
  • 1.5.4 内容构建35-37
  • 1.6 创新之处37-39
  • 第2章 晚清(1840-1911)的中小学国学教育39-88
  • 2.1 晚清国学教育面临的挑战39-58
  • 2.1.1 国学教育自身的变革动因39-51
  • 2.1.2 清末社会变迁与传统国学教育的变革51-53
  • 2.1.3 西学对国学教育的挑战53-58
  • 2.2 洋务、维新运动时期传统国学教育的固守58-62
  • 2.2.1 洋务派教育思想及其对国学教育的影响58-59
  • 2.2.2 维新派教育思想及其对国学教育的影响59-62
  • 2.3 清末 “新政”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模仿改良62-88
  • 2.3.1 国学教育制度的改良与继承62-63
  • 2.3.2 国学教育内容的改良与继承63-67
  • 2.3.3 读经讲经科的开设67-72
  • 2.3.4 中国文字、文学科的设置72-77
  • 2.3.5 修身科的 “扬弃”77-88
  • 第3章 民国初期(1912-1919)的中小学国学教育88-118
  • 3.1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88-92
  • 3.1.1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思潮兴起88-90
  • 3.1.2 教育宗旨的厘定90-91
  • 3.1.3 “壬子·癸丑学制”与中小学国学教育改革91-92
  • 3.2 国文科取代读经讲经科92-108
  • 3.2.1 读经讲经科的废止92-95
  • 3.2.2 国文科教学目标的确立95-97
  • 3.2.3 国文科教学的实施97-108
  • 3.3 传统修身教育转型为公民道德教育108-118
  • 3.3.1 公民道德教育宗旨的确立108-109
  • 3.3.2 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109-118
  • 第4章 民国中期(1920-1927)的中小学国学教育118-150
  • 4.1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及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118-123
  • 4.1.1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118-119
  • 4.1.2 “壬戌学制”与中小学国学教育改革119-122
  • 4.1.3 国学教育运动的兴起122-123
  • 4.2 国文科转型为国语科123-139
  • 4.2.1 国语运动和 “儿童文学化”思潮的兴起124-126
  • 4.2.2 国语教育的改革126-130
  • 4.2.3 国语教育的实施130-139
  • 4.3 公民教育取代公民道德教育139-150
  • 4.3.1 公民科的设置及教育宗旨的确立139-143
  • 4.3.2 公民教育的实施143-150
  • 第5章 抗日战争之前(1928-1937)的中小学国学教育150-192
  • 5.1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及其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150-156
  • 5.1.1 “党化教育”的兴起及向三民主义教育的转变150-151
  • 5.1.2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确立151-153
  • 5.1.3 中小学国学教育的 “三民主义化”153-156
  • 5.2 中小学国语教育的 “儿童本位化”与 “三民主义化”156-170
  • 5.2.1 国语教育的 “儿童本位化”157-163
  • 5.2.2 国语教育中的国民道德教育163-167
  • 5.2.3 国语教育恢复读经讲经167-170
  • 5.3 中小学公民教育中的国民道德教育170-192
  • 5.3.1 小学公民训练科中的国民道德训练171-183
  • 5.3.2 小学公民知识教育课程中的国民道德教育183-185
  • 5.3.3 中学公民教育中的国民道德教育185-192
  • 第6章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1937-1945)国统区的中小学国学教育192-217
  • 6.1 国统区教育方针的确立及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192-195
  • 6.1.1 “战时须作平时看”教育方针的确立192-193
  • 6.1.2 加强中小学政治和传统文化教育193-195
  • 6.2 国语教育中的政治及传统文化教育195-203
  • 6.2.1 政治及传统文化教育宗旨的确立与战后的淡化195-199
  • 6.2.2 政治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199-203
  • 6.3 公民教育中的传统道德教育203-217
  • 6.3.1 传统道德教育宗旨的确立203-205
  • 6.3.2 传统道德教育的实施205-217
  • 第7章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1937-1945)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小学国学教育217-241
  • 7.1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确立及对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影响218-229
  • 7.1.1 以抗战教育为中心的中小学国学教育(1938-1939)218-223
  • 7.1.2 “正规化”的中小学国学教育(1940-1943)223-225
  • 7.1.3 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中小学国学教育(1944-1945)225-229
  • 7.2 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国语教育229-235
  • 7.2.1 突出国语教育的政治教育功能229-232
  • 7.2.2 突出国语教育的德育功能232-234
  • 7.2.3 突出国语教育内容的科学化234
  • 7.2.4 贴近儿童生活234-235
  • 7.3 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德育235-241
  • 7.3.1 政治教育成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主角235-238
  • 7.3.2 实践教学是中小学德育的主要教育形式238-241
  • 第8章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历史反思241-272
  • 8.1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反思241-248
  • 8.1.1 中小学德育变革的历史展现241-246
  • 8.1.2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变革的文化反思246-248
  • 8.2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传统经典教育的审视248-253
  • 8.2.1 中小学传统经典教育的嬗变248-251
  • 8.2.2 中小学传统经典教育嬗变的审视251-253
  • 8.3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语教育的评估253-259
  • 8.3.1 中小学国语教育的确立253-255
  • 8.3.2 中小学国语教育的成就255-259
  • 8.4 晚清民国时期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当代启示259-272
  • 8.4.1 开展传统国学经典教育259-262
  • 8.4.2 增加语文课程的国学教育内容262-268
  • 8.4.3 强化德育课程的传统道德教育268-272
  • 参考文献272-280
  • 致谢280-28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281-2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班高杰;;传统启蒙教育中“诗教”与“乐教”[J];理论月刊;2013年10期

2 李森;杜尚荣;;清末民初时期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经验与现代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于建福;;清末中小学堂“读经讲经”课程设置与启示[J];教育学报;2012年06期

4 章莹;;浅析《奏定学堂章程》中的国民教育思想[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5 尹洪雨;孟祥诚;;民国初期小学校知行结合的修身观[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年02期

6 吴通福;宋敏婷;;“国学热”分析与“国学”时代功能兼估[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7 徐庆文;;经学解体与儒学的现代转换[J];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8 孙凤华;;清末民初我国中小学修身科课程宗旨演变大要[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黄兴涛;曾建立;;清末新式学堂的伦理教育与伦理教科书探论——兼论现代伦理学学科在中国的兴起[J];清史研究;2008年01期

10 呼庆伟;;古代蒙学及其特色与借鉴价值[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华;中国公民教育的诞生—课程史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吴nI南;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恕;清末民初蒙学教育向小学教育的嬗变之路[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丽娜;民国时期国学经典的教育观念变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建,

本文编号:697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697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c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