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浙江省高校国学教育品牌活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02:37

  本文关键词:浙江省高校国学教育品牌活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学 国学教育 品牌


【摘要】:当代国学热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兴起以来已有二十余年,但是国学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对大学生的影响力还不够深入和广泛。高校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需要大力开展国学教育,以引导和培育大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本文将经济学、营销学领的“品牌”概念引入国学教育领域,重在从打造载体和平台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高校国学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浙江很多高校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国学教育品牌。以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项目”申报为例,23所高校申报了自己的国学项目,大致归属于文之教、礼之教、俗之教、艺之教等四类;其中,浙江大学的“人文经典,四季歌行”、杭州师范大学的“六艺节”、浙江师范大学的“承根启梦情铸国魂”国学文化节、中国美术学院的“活化传统弘扬美德”教育活动、浙江农林大学的“感悟自然以文化人”校园农耕文化等5项获奖。通过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可以发现,浙江高校国学教育已经取得了目标明确、整体设计、特色鲜明、持续成长等成就。同时,也存在品牌形象不够鲜明、品牌内容有待凝练、品牌影响力有限等问题。浙江高校国学教育品牌活动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对国学教育的价值缺乏科学认识、缺乏政策的具体落实和持续保障、国学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对国学教育兴趣不大以及西方主流价值观的渗透。对此,本文提出提升浙江高校国学教育品牌活动的对策,一是提升国学教育品牌价值。通过培育高校校园国学文化,强化国学教育活动品牌意识,树立国学教育活动品牌形象,创新国学教育活动品牌服务观念,注重国学教育活动品牌营销等举措来提升高校对国学教育的重视。二是通过继承“浙东学派”精神、发扬“南孔文化”精神来传承浙江优秀传统文化因子。三是通过借鉴学习台湾、香港境外高校国学教育优点,开展境内国学教育。四是通过增强指导教师的国学素养、聘请水平高的导师来提升培养国学教育导师队伍。五是通过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结合校园文化活动、融合国学第一课堂、借助校园新媒体传播、营造国学文化氛围来创新国学品牌活动内容与形式,提升学生对国学的关注度进而热爱国学。
【关键词】:国学 国学教育 品牌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20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1-12
  • 一、社会背景11
  • 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11-12
  • 三、个人教育背景影响12
  • 第二节 研究意义12-14
  • 一、理论意义12
  • 二、现实意义12-14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框架及方法14-15
  • 一、基本研究框架14
  • 二、主要研究方法14-15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15-20
  • 第二章 国学教育品牌活动概述20-24
  • 第一节 国学20-22
  • 一、国学内涵的界定20
  • 二、国学兴衰的发展历程20-22
  • 第二节 国学教育22
  • 一、国学教育内涵的界定22
  • 二、国学教育包括的内容22
  • 第三节 国学教育品牌活动22-24
  • 一、品牌内涵的界定22-23
  • 二、国学教育品牌活动23-24
  • 第三章 浙江高校国学教育品牌活动的现状分析24-33
  • 第一节 浙江省国学教育品牌活动概况24-28
  • 第二节 浙江高校国学教育品牌活动的基本情况28-29
  • 一、文之教28-29
  • 二、礼之教29
  • 三、俗之教29
  • 四、艺之教29
  • 第三节 从品牌建设视角看浙江高校国学教育的成就29-31
  • 一、目标明确29-30
  • 二、整体设计30
  • 三、特色鲜明30
  • 四、持续成长30-31
  • 第四节 从品牌建设视角看浙江高校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31-33
  • 一、品牌形象不够鲜明31
  • 二、品牌内容有待凝练31
  • 三、品牌影响力有限31-33
  • 第四章 浙江高校国学教育品牌活动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33-38
  • 第一节 对国学教育的价值缺乏科学认识33-34
  • 一、国学教育过时论33
  • 二、国学教育万能论33-34
  • 第二节 缺乏政策的具体落实和持续保障34-35
  • 一、省厅层面缺乏倡导34
  • 二、高校内部统筹不够34-35
  • 三、活动经费没有保障35
  • 第三节 国学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35-36
  • 一、教师自身国学涵养不够35
  • 二、忽视对国学教师的培训35-36
  • 第四节 学生对国学教育兴趣不大36-37
  • 一、功利化思想严重36
  • 二、娱乐化倾向明显36-37
  • 第五节 西方主流价值观的渗透37-38
  • 第五章 提升浙江高校国学教育品牌活动的对策38-47
  • 第一节 提升国学教育品牌活动价值38-39
  • 一、培育高校校园国学文化38
  • 二、强化国学教育活动品牌意识38
  • 三、树立国学教育活动品牌形象38-39
  • 四、创新国学教育活动品牌服务观念39
  • 五、注重国学教育活动品牌营销39
  • 第二节 传承浙江优秀传统文化因子39-41
  • 一、继承“浙东学派”精神40-41
  • 二、发扬“南孔文化”精神41
  • 第三节 借鉴境外高校国学教育经验41-43
  • 一、台湾高校国学教育41-42
  • 二、香港高校国学教育42-43
  • 第四节 培养国学教育导师队伍43-44
  • 一、增强指导教师的国学素养43
  • 二、聘请高水平国学教育品牌活动导师43-44
  • 第五节 创新国学品牌活动内容与形式44-47
  • 一、融入学生日常教育44
  • 二、结合校园文化活动44-45
  • 三、融合国学第一课堂45
  • 四、借助校园新媒体传播45
  • 五、营造国学文化氛围45-47
  • 结束语47-49
  • 致谢49-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天璋;;国学教育热——对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新的认同[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周勤勤;;国学教育的内容与施教原则[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06期

3 赵淑梅;;振兴大学国学教育的必要与可能[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11期

4 刘靓;;浅谈大学国学教育的开展[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年09期

5 范涌峰;;国学教育的理性探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廖柏灵;;关于小学国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08年12期

7 赵淑梅;;大学国学教育类型浅探[J];江苏高教;2008年03期

8 王岗;包磊;;中国武术:国学教育的一种品牌[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9 赵淑梅;;振兴大学国学教育的现实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7期

10 曲殿彬;;论国学与国学教育[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民;;国学教育伴成长 诗词经典促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柳霞;国学教育尚需认真探索[N];光明日报;2009年

2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 宣传部长 胡苏平;大力提升国学教育的时代价值[N];光明日报;2010年

3 李明宇;国学教育应当有基本答案[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年

4 纪宝成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教育是一项有待提升的事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张颖;国学教育如何走出瓶颈[N];福建日报;2013年

6 媒体评论员 邓海建;国学教育不能只是校外虚热[N];中国教育报;2014年

7 慕朵生;国学教育,,国家有责[N];深圳商报;2014年

8 郭齐勇;从陶德麟先生的少作谈国学教育[N];中华读书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侯永锋;沈阳民间国学教育初现端倪[N];辽宁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陈占彪;国学教育传递的是一种价值观[N];社会科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nI南;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淑梅;振兴大学国学教育的理论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东;大学国学教育的价值与现实路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曾亚非;大学国学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出路分析[D];西南大学;2013年

4 宋岱虹;小学校本国学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5 窦士娜;小学生国学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6 冯浩;大学国学教育制度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陈王玫;启蒙阶段国学教育的调查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周宁;清末民初江南地区国学教育背景下的国文教学对当代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5年

9 冯莎莎;国学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10 余宜芳;对当前国学教育热的冷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10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710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3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